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怀渐变成衰晚,鸾镜朱颜惊暗换。昔年多病厌芳樽①,今日芳樽唯恐浅。

    【作者简介】

    钱惟演字希圣。吴越王钱之子。归宋后,历任翰林学士等职。擅诗词,是“西昆”

    派的主要诗人。风格清新、香艳、宛转、细腻。其诗词在当时曾有一定影响。

    【注释】

    ①芳樽:对酒杯的美称。这里指饮酒。

    【评解】

    绿杨芳草,烟波拍岸,花间蝶舞,枝上莺啼。又是春光烂熳的时候了。流光似水,物换星移。随着岁月的流逝,不觉朱颜暗换,情怀已非当年。眼前恼人春色,益令人断肠。这首词通过春光春色的描写,婉转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无限感伤之情。

    【集评】

    黄《花庵词选》:此公暮年之作,极凄惋。

    张宗《词林纪事》:公谪汉东日,撰玉楼春词,酒阑歌之,必为泣下。

    寇

    踏莎行

    春色将阑①,莺声渐老。红英落尽青梅小。画堂人静雨蒙蒙,屏山半掩余香袅②。

    密约沉沉③,离情杳杳④。菱花⑤尘满慵将照。倚楼无语yù销魂,长空黯淡连芳草。

    【作者简介】

    寇字平仲,华州下(陕西渭南)人。宋太宗时进士,真宗时官至宰相。着有《巴东集》。他的词留存到今天的有四首,都是伤时惜别之作,而且写得情致缠绵。

    【注释】

    ①阑:晚,尽。这里是说春光即将逝去。

    ②屏山:屏风。袅:指炉烟缭绕上升。

    ③沉沉:这里意为长久。谓二人约会遥遥无期。

    ④杳杳:幽远。指别后缠绵不断的相思情意。

    ⑤菱花:指镜子。

    【评解】

    这首词即景写闺情,上片描绘暮春季节,微雨蒙蒙,寂寥无人的景象。下片写两地音书隔绝,闺中人倚楼远望,只见芳草连天,yīn云蔽空,心中更觉忧郁愁苦。词风婉丽凄恻,清新典雅。

    【集评】

    靳极苍《唐宋词百首详解》:这首词也是依托之作。倚楼少fù比自己,所望密约者为朝廷。依本传所载,更以为罢知青州时所作。但无佐证,谨附此意供参考。

    《唐宋词选注》:《四库提要》称寇的诗作“含思凄惋,绰有晚唐之致”。“含思凄惋”,亦可用来评他的词。

    范仲淹

    苏幕遮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①,追旅思②。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作者简介】

    范仲淹,字希文,江苏吴县人。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及第。

    宋仁宗时,任参知政事。为人正直有气节。他提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主张,已成为国人自励的名言。他存留的词不多,却能以边塞风光入词,抒发爱国情怀。对词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注释】

    ①黯乡魂:思念家乡,心情颓丧。黯:形容心情的忧郁。

    ②追旅思:往事的追忆引起了羁旅的愁怀。

    【评解】

    这首词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写词人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碧云、黄叶、翠烟,是用色泽渲染夕阳下的秋景,借以加深印象。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用来映衬出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秋景的动人,适足以反衬出客愁的深长。有人认为这首词主要是“丽语”、“柔情”,也有人提出其中有寄托,如张惠言说:“此去国之情”。

    【集评】

    《词苑》引《历代诗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