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夜静的厉害,府外的山风吹动的树枝摇曳,让人的心,焦躁不安。

    朱棣扭过脸,盯着徐王妃小声问道:“圣旨可有将本王赐死?“朱棣颤抖着声音道。

    “赐死?“徐王妃望着圣旨楞了一下,忽然微微一笑,将圣旨递给了朱棣,朱棣疑惑的接过圣旨,嘴里同时喃喃道:“难道不是?”圣旨在他手里很快被铺开,建文帝端正有力的字体映入眼帘,朱棣低声念道了起来:

    奉天承运c皇帝诏曰

    诸王皆太祖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然独不观于汉c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c石之患。无他,分封逾制之过也。”他认为汉朝的“七国之乱”和晋朝“八王之乱”及刘渊c石勒扰乱中原都是“分封逾制”造成的。

    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上下等差,各有定分,所以强干弱枝,遏乱源而崇治本耳。今裂土分封,使诸王各有分地,盖惩宋c元孤立,宗室不竞之弊。而秦c晋c燕c齐c梁c楚c吴c蜀诸国,无不连邑数十。城郭宫室亚于天子之都,优之以甲兵卫士之盛。臣恐数世之后,尾大不掉,然后削其地而夺之权,则必生觖望。甚者缘间而起,防之无及矣。议者曰:‘诸王皆天子骨肉,分地虽广,立法虽侈,岂有抗衡之理?’臣窃以为不然。何不观于汉c晋之事乎?孝景,高帝之孙也;七国诸王,皆景帝之同祖父兄弟子孙也。一削其地,则遽构兵西向。晋之诸王,皆武帝亲子孙也,易世之后,迭相攻伐,遂成刘c石之患。由此言之,分封逾制,祸患立生。援古证今,昭昭然矣。此臣所以为太过者也。

    昔贾谊劝汉文帝,尽分诸国之地,空置之以待诸王子孙。向使文帝早从谊言,则必无七国之祸。愿及诸王未之国之先,节其都邑之制,减其卫兵,限其疆理,亦以待封诸王之子孙。此制一定,然后诸王有贤且才者入为辅相,其余世为籓屏,与国同休。割一时之恩,制万世之利,消天变而安社稷,莫先于此。

    朕受命于天,为匡扶社稷,削藩之举,势在必行?“朱棣读到这里,脸上恢复了常态,收起了圣旨,盯着许霆道:”许公公,徐老弟不远万里,让公公带来这份圣旨,不知何意?还望公公明示!“

    许霆点了点头,自长椅上站立起来,躬身道:“殿下,可瞧出这圣旨可曾眼熟?”

    朱棣一愣,刚才一时心慌,到不曾注意,这会儿从新打开圣旨细细诵读了一遍,竟没丝毫的印象,瞪着一双虎目望着许霆。

    许霆瞧朱棣脸上无丝毫惊讶之色,便知他没有丝毫的记起这道圣旨,微微一笑,尖着嗓音,笑道:“王爷,难道望了叶伯巨乎?”

    此话一出,朱棣浑身大了个激灵,虎目移动,嘴上跟着喃喃的念叨了一番,脑子里顿时想起了一个人来。

    那还是洪武九年了事情,当时朱元璋为御侮防患,在位期间曾两次分封诸子为藩王。藩王各拥重兵,坐镇一方,其中尤以秦c晋c燕c宁诸王势力最强,真是如此,朱棣才有了燕王这个身份,但此事不久,便引起了朝廷的非议,但摄于朱元璋的龙威,文武百官无人敢言,但偏生就有几个不怕死的,文士解缙便是第一个,他听闻朱元璋的分封诏书后,领头直言,还“数上封事,所言分封势重,万一不幸,必有厉长c吴潞濞之虞”。好在当时,朱元璋心情颇好,并未理会解缙,朝廷文武百官见朱元璋如此,更加不敢言语,偏生,这时来了一个更不要命的,俗话说软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这叶伯巨便是不要命之人。

    他原本是国子监,后来授平遥训导,恰好,当时天变,朱元璋下诏求直言,叶伯巨便胆大包天的上了这一道《奉诏陈言疏》,岂料朱元璋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