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凡是能找到的,他都找来阅读、演算。

    久而久之,正如清风道长所说:他真的是独树一帜,自成一家,他的数术真成了“天下一绝”了。

    今天早课,他先安排他的徒弟,继续背那《道德经》。

    今天的任务是:会背第五十章后的六十句。

    他先领着诵读了三遍,然后,就由他们自己去背。

    因为杏儿哥《道德经》已经全背完了,空出的时间,就由清阳道长亲自来讲数术。

    从自己师兄那里知道,杏儿哥出身书香门第,在家里时已经学了不少的知识。

    为了确切知道杏儿哥的学习基础,清阳道长先向他询问了他掌握数术知识的情况。

    杏儿哥如实回答:说爷爷和二大爷已经教过他简单的加减乘除的方法,而且还让他背过九九表。

    然后,清阳道长就让他背那九九表。

    那时的九九表一共是三十六句,让他背得滚瓜烂熟。

    接下去,又让他算《算法统宗》中的一道题:“当年苏武去北边,不知去了几多年。分明记得天边月,二百三十五番圆。”

    这题的意思是:苏武是西汉的使者。

    在公元一百年时奉命出使匈奴,但被匈奴扣留并多方威胁诱降,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

    后被流放北海牧羊,这北海就是而今的贝加尔湖。

    生活非常艰苦,不知过了多少年月。

    只记得天上的月亮整整圆了二百三十五次,问苏武被流放了多少年?

    这道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包含了不少的其他知识,这是清阳道长,有意考他全面知识掌握的情况。

    这时,只见杏儿哥低着头,在纸上写写画画了一阵子。

    然后,抬起头来回答道:“师叔,那苏武在北海一共牧羊十九年。”

    听到杏儿哥的回答,清阳道长的脸上『露』出了微笑,故意又说道:

    “那么,杏儿,把那二百三十五,以每份是十二,可以平均分成十九份还余七,那个“七”怎么解释呀?”

    “师叔,这个我知道。

    是我爷爷对我讲的:说秦始皇时,就颁布了一套历法,叫颛顼历。

    那里就规定了“十九岁有七闰”。

    所以余“七”的七,正好是十九年闰出来的七天。

    这七天是在十九年之中的。”杏儿哥有板有眼的说道。

    听了杏儿哥的回答,清阳道长的心里太高兴了,简直是有找到了知音的感觉。

    才一个十岁的孩子,头脑清楚,心思缜密,记忆牢固,思维敏捷。

    这是自己多少年也没见到的,真是一块学习数术的好材料!

    抑制住自己内心的喜悦,又让杏儿哥算了几道题,无一不精确。

    看到这些,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干脆把自己家传、从不示人的“一掌金”指算方法,向杏儿哥倾囊相授。

    那“一掌金”,其实,就是一种民间速算的方法,是由我国古代秦晋商人发明的。

    古代人的衣服袖子肥大,计算时只见两手在袖中进行,所以,它又叫“袖里吞金”。

    对于这种计算方法,过去曾有一段歌谣流传:

    叫做:“袖里吞金妙如仙,灵指一动数目全,无价之宝学到手,不遇知音不与传”。

    这种计算方法,其实,就是把左手当作一架五档的小算盘。

    从小指到大拇指,分别代表着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和万位,而每个手指的不同部位,代表着从一到十的基本数字。

    左手每指以三节分定九数,一二三位于左,自下而上;

    四五六位于中,自上而下;

    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