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法宝坛经》、唐代欧阳询所编《艺文类聚》、南宋王应麟所撰《玉海》;
还有唐代传奇、宋元话本以及明代冯梦龙编的“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以及凌蒙初著的“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
甚至还能找到古人养生的著作以及武术拳谱。
这些书也有五百册左右。按照祖训,这最后两层书,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有选择地阅读。
当然,这一切都只是一个大概的要求,因为没有科考的压力,刘家人的读书是相当轻松愉快的。
除了在私塾中必须努力学习外,这要有长辈的监督和考试。
至于其他的书,有的人早读,有的人晚读,有的人认真读,有的人马虎的读。所以刘家子孙的学问就参差不齐。
不过,大家公认的学问最好的,除了老爷子本人以外,还有杏儿哥的大爷、二大爷,杏儿哥的父亲和杏儿哥的七叔了。
老爷子的大儿、二儿和三儿的教育,基本是爷爷给完成的。
爷爷学问扎实,教育严格,所以教出来的孩子各个像样。
可惜呀:现在三儿:也就是杏儿哥的爹已经没有了,只剩下了大儿和二儿了。
这两个儿子现在都能为老爷分担忧愁了:一个做族长工作;另一个全面负责私塾馆的教学。
至于七儿,那是老爷子自己教出来的。
当年,老爷子正是身强力壮的时候,看到七儿从小就机灵聪明,也愿意看书学习。
觉得自己九个儿子,几个大儿子都挺争气的。
在最小的几个儿子中,也应当有一个出类拔萃的人。
因此,就加紧了对七儿的教育,真是倾尽了一腔心血。
终于,把个七儿也培养成为九个弟兄中的佼佼者。
他不仅按期读完了父亲屋里的全部书籍,而且还把当年爷爷留下来的,没有几个人注意的武术拳谱,拿出来进行研习,竟然小有所成。
老爷子发现这些后,就让他与他的二哥一起做私塾里的工作。
除了上午上课讲学以外,令他每天下午,还要带领小孩子们进行身体锻炼,把修身和养『性』结合起来。
也使刘家的后人身体强壮,适应山里生存的需要。
其实,真正促使刘七研习武术拳谱的是,他的宝儿被恶龙掠去的那一天的情景。
大白天里,爷爷、『奶』『奶』、叔叔、大爷、婶婶、大妈、爹爹、亲娘,几十个人在地里劳作。
一瞬间,那条恶龙竟然像入无人之境,就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探爪,就把自己刚刚三岁的儿子掠走了,大家眼睁睁的束手无策。
儿子被掠走了,这当爹的心,也像是被挖走了一样:我空有一肚子才学,竟然连自己的儿子都看护不了,这算什么爹呀?
回来后,暗自流泪整整有一个多月。
后来心想:整个山庄,虽然每天书声朗朗,每一个人都知书达理。
可是,一群书生生活在深山里,一遇见特殊事件,全都手无缚鸡之力,拿不起,放不下。
这怎么能行呐?
心中烦闷,白天地里的活干完了,回家就想宝儿,在家里又不愿看见菊花的擦眼『摸』泪。
干脆,就每天回到自己的爹和娘的屋里,一头扎进找安慰。
那几天,爹和娘的心情也是很坏,也没有管他的。
一连又是半个多月过去了,百无聊赖中,找出一些过去自己曾看过的旧武术拳谱。
看着看着,忽然眼前一亮:当年华佗创五禽之戏,行导引之术可以强身健体。
达摩祖师面壁时,发明易筋经,防止身体退化,又可驱赶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