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五岁的杏儿哥就开始了学习。
由于年龄太小,怕他跟不上教学的进度,爷爷就要求他先到爷爷家,由爷爷亲自给他发蒙。
等过一段时间后,再到私塾里与别的孩子一起学习。
于是,娘为他准备好了学习用具,他就每天到爷爷的屋里去上学。
完全出乎爷爷的意料之外,这杏儿哥,可以说是聪明透顶。
好像老天爷生下他,就是为了让他认字写字的。
不到七天,一篇《三字经》,不仅让他倒背如流。还主动让爷爷教他写字。
字,虽写得不是太好,但,横平竖直、折钩撇捺,已是颇有一些章法。
看得个爷爷喜滋滋的:小子这么聪明,不能让他闲着。
接着,学《百家姓》。又是七天过去了,又让他倒背如流。字,也写得比以前好多了。
爷爷一看:好小子啊!现在不是能不能跟上私塾中的其他孩子的问题了。
而是他已经把私塾中那些与他同龄的孩子,远远甩在后面了。
真是从来也没见过这么聪明的孩子呀!
干脆,我就自己单独教他得了。接下来学什么《千字文》、《声律启蒙》、《千家诗》。
每一种书,也就大约十天就可以完成。
接着,爷爷就开讲:那是把已经能倒背如流的书进行讲解,讲解每一个字或每一句的意思,直到小孩子完全清楚这些书所讲的内容。
同时,要天天练字,直到把学过的所有文字都会写,而且要写好。
是杏儿哥聪明,也是爷爷讲得明白。不到半年的功夫,发蒙的书就全学完了。
同时,杏儿哥的字也写得有板有眼儿,相当有章法了。
在识字的基础上,下一步就是要往高一级学习了。
按照当时的顺序,接下来,就要学习《论语》、《老子》、《孟子》等等。
可是,刘家历来就不看重孔孟那一套玩意儿,觉得他们所宣扬的不过是怎样做官,再就是怎样做个顺民。
反正刘家的祖宗已经定下了规矩:不准出山做官。
所以,就不用学那些虚伪的做官礼教。
何况这里山高皇帝远,我们自由自在的在这里生活,也不要做什么顺民了。
因此,这老爷子决定让他的孙子接着学《老子》和《庄子》,做一个真正有用的人。
对于这样一个聪明的孙子,老爷子自然打心眼儿里高兴,也很得意。
可是,为了教好他,老爷子可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领着杏儿哥也挺辛苦地学习了半年,这不,趁着孙子发蒙教学结束,给孙子放几天假。
一来小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玩一玩;
二来爷爷也好看看书备备课,已经是好几年没亲自讲课了,也需要准备准备。
就在爷爷给孙儿放假的第三天,庄里发生了一件事情,那是老爷子亲眼所见。
对于自己的孙儿杏儿哥,他就更加刮目相看了。
那是有一天的黄昏时分,老爷子正在村头散步。
那正是阴历五月初,刚进入初夏的季节。
西面火红的夕阳,照着村头绿『色』的小树林,反『射』出一种嫩黄『色』的光芒。
毕竟是已经好七十多岁的人了,老爷子拄着一个拐杖,看着眼前的景『色』,不禁又想起了他死去的三儿。
还想起被恶龙掠去的两个孙儿,心情有些沉重。
正在这里叹息时,忽然,从村子里传出了“哒哒哒”的跑步声。
只见一个孩子正在飞跑着,手里还拿了一根棍子,好像在追着什么东西。
仔细一看,现在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