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三艘看似简易、实则是被绑的极为坚固的竹筏子,载着二十多名明军士兵,迅猛的朝着对岸划过去。

    与此同时,岸边这边,十几名明军士兵,正躲在高大的盾牌之后,用看似轻飘飘、实际上却是极为坚固结实的木锤,迅速打着桩子。

    眼见明军先有了动作,城头上,后金军也丝毫不示弱,‘嗖嗖嗖’,连绵的箭雨,就像是下雨一般,蜂拥朝着明军的身上、头顶上砸落下来。

    “噗!”

    “噗噗噗!”

    箭矢碰到盾牌,发出闷声却又剧烈的撞击声,有力道大的,甚至直接砸的盾牌来回震动。

    原本惺忪的战场,骤然紧绷了起来,火药味骤然浓烈。

    李元庆身边,杨妙才紧紧的握住了双拳,手心里都攥出汗水来,牢牢的关注着前方局势。

    他已经看出来,明军虽然极为骁勇,个人的素质和战斗力都很强,但后金军毕竟坐拥主场之利,‘天时地利人和’,尤其是前方的三条小竹筏,即便儿郎们的划船技术已经非常高超了,却依然步履维艰。

    杨妙才不由偷偷看向了一旁的李元庆。

    他很想知道,李元庆在此时,究竟会是什么表情,什么反应。

    可惜,杨妙才有些失望了,他在李元庆英挺的侧脸上,看到任何的紧张和事态,而是依旧如同往常一般的沉稳。

    只是,在这沉稳之下,原本柔和的笑意,此时显得有些无法言语的狰狞。

    “形势不是很妙啊。李元庆究竟会怎么做呢?”

    杨妙才一边关注着李元庆的表情,一边死死的盯着前方战局,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

    一旁,李元庆自然注意到了杨妙才的紧张,不由一笑:“妙才兄,不必太过拘谨。这仗,才刚刚开始而已。”

    “呃?”

    杨妙才片刻才反应过来,忙拱手道:“李帅,前方的儿郎们有些吃紧啊。咱们的兵力,还是显得太单薄了些啊。”

    李元庆一笑,“妙才兄,打仗这东西,并不是人多,就一定会赢。当然,人多有人多的好处。人大力量大嘛。不过,人少,却未必就不能打胜仗。妙才兄且耐住些性子。”

    “………”

    杨妙才一时语塞。

    但他片刻便反应过来,李元庆戎马近十年,战功赫赫,威凛天下,他既然这般说了,就必然有着他的底气。

    难道,李元庆还会不如他这个手无缚鸡之力的穷书生么?

    杨妙才也只得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将全部注意力,全都聚集到战局上,等待着李元庆发力。

    李元庆此时却并未有丝毫的紧张,颇有些风轻云淡的看着眼前的战局。

    这倒并不是李元庆托大,而是他有着充裕的底气。

    经过了这快要十年的经营,战斗连绵,长生营也是人才辈出,加之有李元庆超脱这个世界五百年的阅历,长生营无论是规章制度、还是武器装备,都可以说遥遥领先这个时代。

    哪怕在火器上、在炸药上、在一些进攻性武器方面,此时的长生营儿郎们,还不足以与十七世纪末、十八世纪、甚至是十九世纪的西方军队相比。

    但~~,在作战方略,包括训练方式,尤其是防御性武器装备方面,得益于辽地天然的地理优势,莫说是十八、十九世纪了,便是相比于民国年间、军阀们的防御性装备,长生营、包括此时的诸部将官们,也绝不落丝毫的下风。

    所有的儿郎们,内里都衬着精细的兽皮软甲,不仅保暖御寒,上面还有很多精细的铁片,再往外是更为坚固厚重的棉甲,亦有精细铁片护体,再往外是皮甲,就像是大马甲一样,不仅防风厚实,外面还有护心镜,肘部有护肘,手腕有护腕。

    头部,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