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也只能先退一步,稳一稳阵脚了。大哥,中午吧,若中午还没有消息,咱们先退到哨子河下游,让船队过来,给咱们补充一些人力和给养。”
陈忠登时放下心来,长舒了一口气,“元庆,他娘的,这仗,打的有点憋屈啊。这些狗鞑子,什么时候变成缩头乌龟了?”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大哥,这就叫风水轮流转。以前,是鞑子逮着咱们干。现在嘛,咱们终于可以逮着鞑子干了!”
陈忠也是一笑:“元庆,你在这歇会儿,我去看看那头野猪收拾的怎么样了。中午,咱们好好吃一顿。若不成,咱们就干脆的走,绝不墨迹。”
陈忠快步离去,李元庆站起身来,有些疲惫的舒缓了一下手脚,微微眯起了眼睛,看向了一旁巨大的地图。
如果是换做老奴时代,被明军攻克了屯堡,这是老奴绝不可能容忍的。
明军打后金军一拳,老奴必定要十倍百倍的还回来。
这看似很刚,但实际上,老奴却是因为此,吃了不知道多少大亏。尤其是在辽南面对李元庆的时候。
而此时,皇太极看似反应要慢半拍,但实际上,这厮老成持重,步步为营,几乎就没有给李元庆任何破绽,李元庆此时看似是后金军毫无察觉之间,攻克了青台峪堡,但也只能是凭借突袭的优势,占到这点便宜了。
若想再来第二次,几乎已经是绝无可能之事。
说到底,老奴的刚猛策略,还是游牧民族好战天性,就像是一根弓弦,一直被紧绷着,看似刚猛,但却没有太多缓和的余地,一旦这根弓弦撑不住了,只有一个下场,那就是崩断。
但此时,皇太极看似是退后了一步,不敢与明军正面纠缠,但这厮的体系已经逐步稳固。
换句话说,后金此时已经有了国体啊,而远非是当年的奴隶制蛮夷。
这场纠葛,想要三五年之内解决,那几乎已经是绝无可能了。
唯有稳扎稳打,逐步推进蚕食,进一步压缩后金的生存空间,才是最为稳妥、也是最为科学之路。
李元庆忽然又想起了袁督师,‘五年平辽’……他到底是怎么想的呢?
不过,虽然出征遇挫,但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为明朗。
尤其是陈忠的表现,着实让李元庆非常欣慰。
打仗这种东西,的确是以肉体上消灭敌人为最佳,但自然界何其庞大?
哪怕是老虎,也不可能顿顿有肉吃,更不要提,是人了。
两国对决,其实就是一点一点细节的累积,此消彼长的过程。
哪怕像是后来松锦那般的大决战,若不是明军内部出现了问题,犯下了不可饶恕的失误,后金军就算再勇,也绝无可能占到太多便宜,至多,便是一半一半,和气收场。
可惜啊。
在历史上,后金军已经通过之前太多太多的积累,奠定了在大势上的优势。
八旗铁骑无敌的神话,几乎已经深入到了每一个明军士兵的内心深处,仗还没开始打呢,明军就已经先泄气了。
洪承畴就算是谋略过人,但手里这样一幅烂牌,还个个都不听指挥,又怎的可能打胜仗?
也无怪乎洪承畴最后会一条道走到黑了啊。
在大明这边,冤枉,憋屈,不爽利,不痛快,还要忍受万千指责、骂名。
反观皇太极这边,却对他恭敬有加,充分信任。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洪承畴能有那样的选择,倒真的不难想象了。
的确。
在大义上,洪承畴是卖主求荣,背叛民族,背叛祖宗,崇祯皇帝骂他、恨他,恨不得刨他的祖坟,这其实都是不难理解之事。
但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