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英国人这种防止常备军危害人民的自由和权利的传统,也随着移民一道,传到了北美殖民地,并落地生根,枝繁叶茂。

    “对这样一支力量必须小心看待”

    1775年4月19日,在列克星敦的qiāng声中,美国独立战争序幕初启。6月14日,大陆会议第一次以自己的名义授权组建军队。第二天,大陆会议选举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尽管是全票赞成,可代表们没有忘记前车之鉴。约翰亚当斯就担心,树立创建独立国家这一事业的象征人物时,风险非同一般:“凡强者无一不竭力攫取一切他们可能获得的权力。”

    当年克lún威尔在英国实行军事独裁,成了没有君王之名的君王,可谓殷鉴不远。因此,虽说大敌当前,大陆会议的当务之急是对付英军,可是也不能自乱方寸,病急乱投医,以致落得个按下葫芦起了瓢的麻烦。毕竟此前的历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悲剧,就是人们起来武装反抗暴政的努力,最终往往演变成为新暴政奠基,革命路上抛头颅洒热血的死难者,成了为新独裁者抢夺桂冠的pào灰。无论初衷多么美好,结局事与愿违。

    大陆会议创建大陆军之时,对军队文职控制的传统,在北美殖民地已经形成。新英格兰自治领建立之前,马萨诸塞湾的议会就把民兵指挥权授予一名选举产生的“军务总监”。在其他殖民地,议会把指挥权授予总督,但由议会决定军事款项,监督军费开支,有权调查任何军事行动。自然而然,北美殖民地在追求独立和自由的过程中,也始终伴随着对专制危险的警惕,即使有人想乘虚而入,也不是那么容易。

    大陆会议在作出第一批军事决定的时候,就留神要大陆会议控制qiāng杆子,而不能反过来变成qiāng杆子支配大陆会议。它指令华盛顿必须服从大陆会议,定期向大陆会议报告,主要指挥军官和参谋军官,也是由大陆会议任命。为了让华盛顿变不成美洲的克lún威尔,大陆会议将他置于一个军事会议的约束之下。这样一来,陆军也就难以演变成为只听命于某个人的私家军。

    而北美殖民地幸运的是,华盛顿本人也没有渴望大权独揽或成为独裁者的勃勃野心。1775年6月20日,走马上任大陆军总司令第三天,他在写给弟弟约翰奥古斯丁华盛顿的信里说,“履行我的职责,让我的雇主们满意,这是我的首要愿望”。不过,让雇主们满意并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1775年7月3日,华盛顿在马萨诸塞的坎布里奇接管了大陆军的指挥权。新官上任,他想清点一下有多少人马,盘盘家底。一般来说,这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可就这么点事,拖拖拉拉地,花了整整一个星期,华盛顿甚至连胁迫的手段都用上了,好不容易才弄出了军队人数的准确报表。原来别人告诉他至少有一万八到两万人,可实际上只有一万六千人,有能力执行任务的,则只有一万四千人。

    7月10日,华盛顿写信给理查德亨利李(17321794),请他说服议员们,之所以没有早些写信汇报,并非玩忽职守,而是因为他根本就没有料到,“在正规军队里肯定会在一小时内干完的事在这里需要花八天的时间”。这样一支队伍,能担当得了对付英军的重任么?

    根据自己的境况和经验,华盛顿认为,建立一支常备军是必要的。

    当时,大陆军由各州招募而来。军人们都是志愿入伍,从军时间的长短,事先就有合同约定,即使入了伍,谁也没权随便“役使”他们。从这个角度来说,大陆军是一支地地道道的志愿军。

    这种募兵方式,让华盛顿很是挠头。

    对新上任的总司令华盛顿来说,他统率的这支部队,按照军人们签订的合同,老兵们到1775年年底左右就该退伍了。可仗还在打。华盛顿和大陆会议的当务之急,就是说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