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美好新时代。
就拿劳动阵线津津乐道的改善居住条件来说,在希特勒上台之前的19281930年,建成的房屋平均数为313000幢,而从1933年到1939年,在希特勒当政的这7年里头,有6年的建成房屋数低于这个平均值1933年建成房屋17800幢,1934年284000幢,1935年241000幢,1936年310000幢,1938年285000幢,1939年206000幢,1937年虽然达到过320000幢,也是所超不多。这也就是说,希特勒上台后,就改善居住条件而言,其实在总体上,做的还不如19281930年这三年中的几任总理。
美国最高法院法官布兰代斯(1916年1939年在任)曾说过,“经验告诉我们,每当政府广施恩泽,我们就要更加注意保护自由”。可是1933年之后的德国人恰恰反其道而行之。工业化、城市化、中产阶级、市场经济、教育普及等等这些被许多人视为民主政治基础的因素,并没有让德国人表现出更珍惜自由的价值。和18世纪末美国独立时还是农业社会不同,在纳粹德国,若将超过2000人的地区之居民视为城市人口,1933年城市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7.2%,到了1939年,城市人口增至4844万人,占人口总数的69.9%,而农村人口只占人口总数的30.1%;英国历史学家艾lún布洛克就说,德国中产阶级的大部分深受希特勒的民族主义吸收,纳粹当局也强调,“保持中产阶级兴旺发达乃是民族社会主义经济政策的一项基本原则”;而在希特勒治下的德国,在二战前是纳粹特色的市场经济,“如果只考察以公司形式出现的国营企业(邮局与铁路部门除外),并把它们的资金同私营股份公司与有限公司的总资金加以比较,人们会看到,1932年国营企业的资金仅相当于该总资金的7.3%,1939年12月底则为8.7%。”希特勒和他的纳粹政权,就是在这样的土壤上扎根。
对于许多人来说,既然失业者有了工作,挨饿者有了饭吃,那么,纳粹搞一党专政,不再有独立工会,不再有劳资集体谈判,不再允许罢工,不再有言论出版自由,不再允许司法独立,不再行地方自治,不再有自由选举……且昨天是犹太人被猎捕,今天是共产党人受监禁,明天是社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