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讶的事情还在后头。
破晓后不久,总统的座机也到了。麦克阿瑟才下了吉普车去迎接杜鲁门。可是他没有向总统敬礼。看到这个场面,沃尔斯特“颇为吃惊”。这个已经加入陆军八九年的老兵感到很不理解,因为美国宪法明文规定,总统是武装部队总司令,而“像麦克阿瑟这样的老资格军人,竟然不向总统敬礼”。
不只是沃尔斯特觉得麦克阿瑟不该这么做,其实总统本人心里也不见得就认为对劲。杜鲁门卸任总统多年之后,沃尔斯特在拜访他时还问起这事。杜鲁门说他“当时感到遗憾”,因为他也注意到了麦克阿瑟没敬礼。不过,总统当时并没有计较。
在会面中,杜鲁门对麦克阿瑟说,美国情报界人士都说中共将参加这场战争,要麦克阿瑟谈谈他对这个问题的看法。可麦克阿瑟却信心满满地回答说:“总统先生,他们无意参加这场战争。当今是我们强大而不是孱弱的时代。我们已不再随人俯仰。倘若中共渡过鸭绿江,我就要使他们遭到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屠杀。”他坚信战争一定能在圣诞节前结束。
但这只是麦克阿瑟个人的如意算盘。不但来自北方的抵抗没有在感恩节前结束,反而因为中国军队的介入,联合国军11月再一次溃退。在公开谈话中,麦克阿瑟把这次失败的原因归咎到了华盛顿当局头上。在他看来,责任在于华盛顿方面把战争局限在朝鲜并且禁止袭击中国东北基地的决策。
麦克阿瑟的言行很是让华盛顿当局伤脑筋。
五角大楼意识到麦克阿瑟故意不服从参谋长联席会议在1950年9月27日下达的命令。这道命令要求他不要在与苏联jiāo界的省份或沿中国东北边境使用韩国以外的军队。可是在最后向鸭绿江和图们江推进时,这位战区司令官却撤销了不许使用非韩国部队的全部禁令。当参谋长联席会议询问他时,他声称这样决定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
对麦克阿瑟自行其是的做法,五角大楼很是担心。万一麦克阿瑟今后还不服从其他的命令,岂不是可能会招致更严重的后果?1950年12月3日,在参谋长联席会议的作战室里,针对麦克阿瑟的不祥举措,国务卿、国防部长等头头脑脑们讨论了几个小时,但没能做出任何决定。无人愿意向麦克阿瑟断然下令,以扭转势态向危险的方向发展。
散会后,陆军副参谋长李奇微问空军参谋长霍伊特范登堡:“为什么参谋长联席会议不向麦克阿瑟下命令,告诉他应该做什么呢?”范登堡摇了摇头回答说:“那有什么用?他不会服从命令的。我们又能怎么样?”李奇微一听这话,火了。他大声地质问:“谁不服从命令你可以解除他的职务啊,怎么不行?”可范登堡张着嘴,用一种困惑而又惊奇的表情看着李奇微,接着啥也没说就走了。
这也难怪范登堡。
1950年时,在位的军职领导人,无论资历和声望,都不及麦克阿瑟这个远在东京的下级。当时,布雷德利是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1925年麦克阿瑟已经是一名陆军少将时,布雷德利还在夏威夷当营长;当麦克阿瑟任西南太平洋战区司令时,陆军参谋长柯林斯那时不过是瓜达卡纳尔战役中的一位师长;空军参谋长范登堡是西点军校1923届的学员,而麦克阿瑟则在1922年6月之前当了三年的西点校长。
但是不管怎样,李奇微的质问,合法、在理。
虽然暂时没人要撤麦克阿瑟的职,但也不是默认这位战区司令我行我素。1950年12月6日,杜鲁门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发布命令,要求所有高级军事指挥官今后在计划公开发表任何有关对外政策的讲话时,必须送五角大楼批准。这道命令其实就是直接针对麦克阿瑟的。
可是麦克阿瑟最后还是刹不了车。
美国文官治军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