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场,经历了难以忍受的艰苦,为国家赢得了独立和自由,自己的青春年华已成过去,有的还耗尽了祖业。就在此时,必须离开军队,而自己却负债累累,连回家路费也无着落,怎能没有怨言。”

    华盛顿向本杰明林肯强调问题的严重xìng:“在这种易于激怒的情况下,如无办法安抚他们的心情,使他们对将来充满希望,不能不担心一系列的弊病将接踵而来,且xìng质严重,难以收拾。”

    为军人鸣不平、争权益的华盛顿忧心忡忡。面临两手空空被遣散回家的军人,完全可能在部队没有解散之前,利用自己的力量索取被拖欠的薪饷,用刺刀保障自己的权益。在这种形势下,华盛顿的个人抉择,将极大地影响美国的命运和走向。

    俗话说,有qiāng就是草头王。中国后晋的一位节度使就说:“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那么,华盛顿会利用不满的军队,为自己攫取一顶皇冠,或者像克lún威尔那样凭借武力成为无冕之王吗?

    1782年5月,大陆军上校刘易斯尼古拉(1717-1807)写信给华盛顿,劝他担负起合众国国王的重任,建立以华盛顿为国王的军人统治。环顾当时的世界潮流,尼古拉的建议并不是什么离经叛道的异端邪说,在那个时代,大清帝国还处在三月无君惶惶如也的状态下,而欧洲也普遍认为,人民治理国家最终只会导致无政府主义和天下大乱。

    可是华盛顿看着部下来信,却是“怀着诧异和震惊的心情”,仔细读完后,当即回复:“请相信,先生,在这场战争中,再没有什么事情比从您那里得知在大陆军中存在着如您所表达的这类想法更令我感到痛心的了,而且我必须以厌恶的眼光看待此事,并严厉地进行斥责。”

    他告诉尼古拉:“我感到茫然,无法想出究竟是我的什么举动鼓励您呈上这样的一份请愿书,而这份请愿书在我看来充满了所能降临于我国的最大的不幸。如果我对自己的认识无误的话,您将不会找到比我更对您的计划感到厌恶的人了;……我想告诫您,如果您还关心自己的国家,关心您或您的子孙后裔,或是尊重我的话,就请将这些念头从脑海中赶走,而且决不要通过您或任何别的人传播类似的观点。”华盛顿之所以这样做,既非韬光养晦,亦非的故作姿态。也许有人会说,就是华盛顿当年想当国王,在当时的美利坚合众国也未必就能如愿以偿,他之所以没有把手伸向王冠,是因为他知道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不知道华盛顿是否也有过如此私念一闪,但我敢说,即使华盛顿内心真的是基于这种考虑才严词回绝了尼古拉的建议,也丝毫不会减损华盛顿身上人xìng的光辉。

    古往今来,并不成功的手,伸的还少吗?现实里何曾少过劫掠失败的强盗、夺权身亡的政客、不惜代价的赌徒?如果华盛顿头脑发热,为一顶皇冠赌一把,成不成是另一回事,至少美国的历史会因此而改写。

    1782年11月30日,英美签订预备xìng的和平条约。1783年2月4日,大不列颠宣布停战。独立战争结束了。美国的自由之树,是鲜血所浇灌。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至少有二万五千多名美国人死于战场,差不多相当于那时美国总人口的1%。死亡比例之高,在美国历史上,仅次于南北战争。华盛顿不想再看到骚乱和流血。权杖或皇冠,并不比同胞的生命、自由和幸福更值得尊重和眷念。

    1783年3月10日到12日,在华盛顿的司令部所在地,纽约东南部的小镇纽堡,军官中流传着一批匿名传单,抗议欠发薪俸,扬言不公正待遇要是得不到纠正,陆军将自作主张,公开反抗邦联国会。在军人的不满中,华盛顿看到的是对自由的潜在威胁,而不是攫取权力的有利机会。

    华盛顿迅速果断地采取了行动。3月11日,他不仅禁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