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琮看着钟汉良同样衣冠不整乱糟糟的样子,心里总算是找到了一点平衡,笑道:“世人都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却哪里知道我等读书人每进一次考场就是受一次羞辱,那些搜检的差人,简直就是把我等读书人当做贼人对待了。”

    钟汉良一边系着要带,一边回答道:“谁说不是呢,但是不如此严格也是不行,贾兄你先进来没有看见,在我之前还有个考生把几篇拟题的制艺藏在裆中,被差人搜检出来,禀告汪宗师后,如今被罚跪在龙门口示众,据说要跪一天,之后五年还不许参加科举。”

    二人又说了几句,钟汉良自去找自己的座位去了。

    由于贾琮进来的最早,所以如今也有慢慢等待了,好不容易等到天亮,差人们把考棚内的灯笼撤去,这时所有的考生都已入场。

    接下来龙门关闭,汪健之公布了考题,其中首艺是一道四书题众恶之必察焉,这是所有考生必作的。

    第二题是五经题,也就是根据诗经c尚书c礼记c周易和春秋每本各出一题,考生根据自己的本经选择其中一道。

    贾琮选的本经乃是春秋,所以贾琮的第二题就是春秋题臧僖伯谏观鱼。

    题目下来之后,所有考生顿时凝神静气思考着自己如何破题,承题

    贾琮先把自己的两道题目分别先抄写在两张草稿纸,然后开始思考第一题众恶之必察焉,这个题目是根据孔子的一句“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来出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大家厌恶他,一定要去考察大家喜欢他,也一定要去考察。

    略作思考之后,贾琮又在草稿纸写下了破题和承题:“论人之好恶,必于其所同然者,而究其所以然也。盖好善恶恶,天下之同情也。人或蔽于私耳,可不究其所以然乎?

    顺着这个思路,贾琮继续往下诉写正文,半个时辰之后,一篇三百多字四百字不到的文章就在草稿纸写好。

    贾琮感觉自己思路正顺畅,于是一鼓作气再看第二题臧僖伯谏观鱼。

    这道题目选自左传隐公五年,说的是隐公五年前718年的春天,鲁隐公要到棠地观看渔民怎样捕鱼。鲁国大夫臧僖伯从传统的为君之道出发,认为国君的根本责任是管好国家大事,而且任何举措都必须合乎“古制”和国君的行为规范,否则就会“乱政”,而屡屡“乱政”,国家就会败亡。

    这题就是考应试者的政治水平了,贾琮对此已得李守中真传,明白这样的题目不可以自己任意发挥,必须引经据典,典则深严c考据精详的相互佐证。

    有了这个前提,贾琮在脑海中过滤了一遍有关这题目的文章字据,然后提笔沾墨,开始作文。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