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意思就是四面环山,中间是一个宽敞的盆地,风水所讲的“穴”就是在这个盆地里。

    四面的山峰水源就叫峰峦,吉凶水c砂手。

    不过小六看到的这个属于山中的一处塌陷,塌陷的位置恰好符合四面抱穴的选择。

    “爸,想必你也看到了吧。”小六看着站在左边的张父说道。虽说父亲懂得不是很多,但最起码一个小型的四神穴还是看的出来的。

    “嗯,一会儿我和你姥爷上去就可以了。”张父朝小六说道。

    这时站在旁边的姥爷插了句嘴“整这玩应到底灵不灵,要是不灵咱就别爬这么高了。”

    小六看着好奇的姥爷笑了笑说道“当年的韩信不就因为一个墓穴才有的兵仙这个称呼么。”

    不过韩信的做法着实让人心寒。韩信出身寒门,没发迹前是一个砍柴为生的樵夫。

    他整天打柴,与瞎子老母相依为命。韩信对门邻居是一个年老落魄c无子无女c无依无靠的“地仙”(风水先生)。

    韩信力气大,心地也不错,他每天用砍柴换来的米去周济老地仙,老地仙感激不已。

    一天,老地仙对韩信说:“后生仔,多谢你多年的照顾,我告诉你一个秘密:后山上有一处龙脉是风水宝地。如果我死在你老母前面,你就把我葬在那龙口里,你今生一定大发,尽享荣华富贵;如果你老母死在我前面,你就将老母葬在那龙口里,你今生定会出将入相,位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你一定要记住啊!”

    韩信自小胸怀高远,自然希望自己出将入相呀。

    一日,老地仙生病,病势很重,眼看活不长久了。

    韩信急坏了,他思虑再三,最后咬咬牙,在一个风雨欲来的黄昏,谎骗背母亲去医眼睛,背到那个石洞构成的龙脉口中,把老母活生生地放在洞内。

    韩信走出“龙口”,对着石洞连叩三个响头,只听得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龙口”巨石轰然塌下,就这样,韩信的老母就被她的儿子活葬在“龙口”中!

    地仙忽闻后山巨响,知道韩信已在“龙口”活葬其母,就赶紧拖着重病之体来到龙脉地。

    此时风雨大作,天昏地暗,地仙见到楞立于风雨之中的韩信,一声长叹:“天地昭昭,活葬亲母;得天理即不能得地理,得地理即天理难容!”

    韩信把母葬在龙口之后,得龙气之贯注,从军打仗,威镇疆场,战功赫赫,助刘邦打出汉室江山,最后出将入相,被刘邦封赐“齐王”。

    当时天下甫定,刘邦还相当器重韩信。韩信自然记得老地仙的话,就对高祖刘邦说:“皇上啊,我尽管为大汉天下立下汗马功劳,只怕日后会死无葬身之地啊。”

    韩信就将自己少时活葬亲母的事说给高祖。

    刘邦为了保全韩信不应天理之劫,就向全国发出一道圣旨,在全国任何刀枪器械上,哪怕是柴刀c菜刀c箭支上都刻上这么一句:“此刀不斩韩信。见天不杀韩信,见地不杀韩信。”

    这么一来,韩信想必不会有任何劫难了吧。

    可是,后来高祖病危,皇后吕氏掌权,有人陷害韩信有谋反之心。

    于是,吕后设计将韩信骗至三层绣花楼上(下不见地),绣花楼上窗户严封(上不见天),然后将韩信以酒灌醉,用绳索将其勒死。

    无论韩信如何用心防范,最终也难逃活埋亲母的天理严惩!

    小六独自回到家中,也没管正在挖墓穴的姥爷和父亲。也不知道两人从哪搞来了盗墓的工兵铲,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挖完。

    推开院子的大铁门,小六的心刷的一下就提了上去。原本倒在棺木中的太姥,不知道何时竟然站立了起来直勾勾的盯着大门的位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