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军之道也有那么几套,诸葛近卫军如今扩充到三千人,却仍保持如此高的战斗力,大公子的训练的确功不可没。若真交给了我管理,还真未必能成现在这种规模。”
吕蒙乃是吕婉儿堂兄,又是诸葛亮在袁家那次千里逃亡中收服过来的,诸葛亮知道他始终是倾向于自己,所以他说诸葛瑾的好话,诸葛亮并不在意,只是微微一笑。其实诸葛亮也挺佩服诸葛瑾能把诸葛近卫军训练的如此优秀,也正是诸葛瑾的这些能力让诸葛亮近来大感压力。
郝昭却在一旁有些不忿,道:“反正大公子出任太傅后,便放下了这诸葛近卫军,交给了侯成训练,我看过不了两天,这诸葛近卫军就会完蛋。”
“侯成?就是那个泰山派的人榜乙级的校尉吧?”诸葛亮思索了一下道,诸葛家上千名官员中,这个人还是让诸葛亮有些印象的,且不说诸葛亮前世的记忆中依稀知道他在史实中是留下过姓名的,就是现在他也是一条好汉,他有次带着十名兵士便把当街闹事的太仆使诸葛才府上的大公子抓进了大牢,最后还是逼得诸葛才亲自去受害者家中道歉息事宁人,还受害者一个公道,侯成才肯罢休。这件事可是使名动泰山了。
郝昭一撇嘴,道:“就是那个。”
诸葛亮哈哈一笑道:“我说伯道,我记得侯成应该是从前年的八月开始就接手了诸葛近卫军,如今近卫军还不是如此雄壮?我看是你在泰山派那几年中顽劣不堪,被侯成抓起来面壁思过,所以才如此恨他吧?”
郝昭面上一红,以他的性格,诸葛亮所说的事情倒不是没有可能,但他嘴上依旧有些不甘的狡辩:“反正不管如何,那侯成始终是惟大公子是瞻”
郝昭此言一出,诸葛亮与吕蒙均是面色一变,在唐王府上谈起派系的事情可是不大明智,郝昭也是立刻意识到了这一点,乖乖的闭嘴不再言语。三人之间一时无话,倒也显得有些尴尬,幸好府上的小婢过来唤道:“二公子c吕将军c郝将军,大婚过会儿就要开始了,主子叫你们赶紧回大宴厅呢。”
大婢一语打破了沉默,诸葛亮三人又是有说有笑起来,朝大宴厅的方向走去。一路上又碰到了坐在院中石桌上凝望北方,不知在想着什么的剑枫,便唤起他一道向大宴厅赶去。
大宴厅甚是宏伟,乃是诸葛圭在五年前斥巨资建成,可容乃三四百人就座都不成问题。但王室讲究的是排场,人就座之后还要足够的宽敞,因此这偌大的空间中仅仅空空荡荡的摆了三十张桌子,三人一条长桌,桌上的饭菜更是无比奢华。至于进内院道贺的级别稍低些的官员,便只能坐在院子中进食了。
诸葛亮四人赶到时,人已经来的差不多了。诸葛瑾看到诸葛亮四人连袂而来时,眼中露出了一丝光芒,若有所思地点了下头,便朝四人走来,寒暄了几句,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诸葛亮大略看了看厅中和院中的众人,倒还真是泾渭分明,诸葛瑾周围围着兖州刺史王修c泰山郡守吴质c城阳郡守廖袭以及自己方才还提到的侯成等人,诸葛均也是很重视这次婚礼,特地从徐州赶来,只是身边的力量单薄了些,除了徐州方面来的一个官员和淄博郡的郡守外,就再没有什么重量级的人物了。其余的诸葛子弟也是凑成一堆,不知在闲聊着什么。
诸葛家起家时的一干老臣到并没有掺和到诸葛瑾或是诸葛均那一群人当中,只是诸葛亮清楚如果让他们选择的话,他们选择诸葛瑾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毕竟长子继承名正言顺,诸葛瑾又是比诸葛亮在诸葛家多参政了十年。诸葛亮突然苦笑着摇了摇头,天下还远未统一,老想着这些家族内斗干嘛?
远在北海的孟雄和崔浩也专程赶来,两人正和冀州刺史石广元聊着天,看到诸葛亮进来,立刻眉开眼笑了起来,招呼诸葛亮们过去。诸葛亮与石广元也已经半年没有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