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为难的就是现在的钦州还不能算是自己的地盘,毕竟钦州包括上面的廉钦道都属于广东管辖,而自己三叔现在是广西的布政使,管不到钦州这个地方。现在自己能够在钦州这么吃得开,不过是因为自己头上顶着一个品级不低的官身罢了,要是钦州这里的地方官换成一个跟自己不对路的人的话,估计自己就不能如此风光了。
南宁那边则不同,一方面自己的三叔此时已经是广西政事方面的二把手,南宁府的一干官员都算是他的下属,自己在那里更自在。另一方面则是自己二叔现在官居左江镇总兵兼任新军统领,麾下进两万大军就驻扎在南宁城外面,自己把学校办在南宁城的话安全那是绝对有保障的。
而且跟钦州地处偏僻的海边不同,南宁在此时就已经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大城市,而且辐射周边的思恩府白色等地区,辐射范围宽广,而且以后的南宁可是广西的省会城市,学堂放在南宁的话格局肯定要更大一些,毕竟周泽端没有自信可以把小小钦州发展成为广州上海那样的大城市,钦州也没有长江珠江那样水流充沛货运繁忙的天然航道。
再三盘算之后,周泽端还是打算把学堂放到南宁。他盘算到自己以后要想崛起的话,跟各列强的冲突肯定少不了,而列强们想要攻打自己的话肯定优先派海军过来,而自己这边一穷二白的条件决定了短时间之内不可能有多么强大的海军,到时候地处沿海的钦州一旦遭受军舰的炮击肯定损失巨大,工厂什么的可以重建,但是大学里面的人才死了的话就难以复活了。
既然决定了要把发展重心向北推移,有些事情就该早做打算了。现在周家在钦州最为重要的资产当属几大工厂,08年年末的时候周家帐房统计得出当年纯利四百二十万白银的数据,这还是因为军工车间所出产的武器统统没有计价免费送到左江镇军中的缘故。
另外的话就要属投入了周泽端大量心血的实验学校了,这个学校创办四年至今,投入的资产不下几十万,要知道当年张香帅创办汉阳铁厂也不过投入五百万左右。而时至今日,这所学校已经为整个钦州地区培养了几百名合格的小学毕业生,近百名初中毕业生,现在学堂里还有一千多小学生,四百多初中生,一百多高中生正在接受教育,可以想象要不了几年,这些经受了新式教育的学生即将在国家建设的方方面面为国出力。
但是这些东西并不适合搬迁,别的不说,整个廉钦道的官员们就不会同意这些工厂和学校搬迁到广西境内。在周泽端眼里,三年之后自己肯定是要拿下整个广西的,但是钦州这块后世属于广西的地盘周泽端也不会放弃,到时候的广东多半会落入同盟会一系的革命党手里,自己不能让这个唯一的出海口被别人掌控。
在周泽端眼里,广西和钦州都已经是自己的囊中之物,自己也没必要为了现在发展南宁就把钦州给搬空,反正自己还得蛰伏个两三年的,等到了两三年之后,自己拥有更强大的力量,再趁着时代的浪潮异军突起之下,整个两广之地没有任何人可以阻止自己。
思考清楚之后,周泽端才有时间回到自家老宅,跟老爷子商量一下该怎么逐渐把重心转移到南宁那边。第一步,周泽端准备在南宁也修建一套电厂和自来水厂,引入现代化的能源和生活方式来改变整个南宁的局面。第二,则是在开建大学的时候同时在南宁也创办一所中学,培养合格的中学生以便为将来的大学提供生源。
第三则是在南宁附近开办一些工业,此时的广西内陆除了柳州附近并没有多少工业的痕迹,就连柳州也只是手工业居多。但是广西出产的土布和糖均为上品,如果在南宁一带通过机械来取代原有的手工生产,肯定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带动附近的区域事业发展,富民兴国。
决定下来之后,周泽端一边安排人员前往南宁选取合适的办学地点,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