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官凯特尔陆军元帅在宗特霍芬举行的纳粹党训导官会议上所作的总形势报告中还宣称,在西方同盟国(其军队已于六月六日在诺曼底登陆)取得更大胜利以前,俄军不会发起进攻。总之,敌人行动的重点将在南方,而不在中央集团军群防守的地段。由干抱有这样的观点,德军最高统帅部没有作出一个用以应付中央集团军群这时所处的危急局势的决定。既没有给它增援,使它能在俄军巨大的挑战到来时更好地对付它;也没有给它行动的自主权,使它能打一次机动防御战,并在必要时撤到可以用较少兵力防守而且战术上更为有利的阵地。
责备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说他没有及时地或足够有力地把其前线出现的危险警告最高统帅部是讲不通的。所有的报告、请求和建议都得到了老一套的答复:整个东线形势不允许对现行命令(扼守前线)或对总的部署(例如预备队的准备)作任何改变。有人说要是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在告诫时态度更强硬一些,也许会有点结果。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虽然应当承认,他心理上对希特勒的仰仗肯定使他不那么直言不讳,也难于使希特勒接受他的观点。然而,即使当时指挥中央集团军群的是一个与他不同、比他强硬、更有主见的人,鉴于一九四四年夏季德军最高统帅部的xìng质与组成,他能否有更大的影响也是令人怀疑的。当时德军最高统帅部完全由希特勒所控制。
德军最高统帅部表现出的缺乏洞察力以及对所有对付威胁的建议的一概拒绝,使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部产生了某种无可奈何的情绪。说实在的,现在除了坐待事情发展外,还有什么办法呢?而且,中央集团军群甚至连准备更机动的防御战术,都没有主动作出任何事。面临越来越危急的局势, 它几乎放弃了所有的领导权。不过鉴于“元首”的严格命令,也不指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发挥主动xìng”。然而,中央集团军群确有信心,当情况需要时,它定会得到必要的行动自主权。其余则依仗部队防御时的坚韧顽强,这一特点在过去已有充分的体现。对预期的俄军攻势的突击力及其目标都估计不足。这是因为有关的司令官们没有机会充分了解俄国人在战术指挥、组织能力和武器装备方面所取得的进步。
白俄罗斯战役>>
“白俄罗斯战役”的序曲是广泛开展的游击队活动。据估计,当时活跃在中央集团军群后方的游击队人数在二十四万左右。六月十九日夜发生了一万零五百起bàozhà事件,破坏了明斯克以西所有的铁路jiāo通线。德国管制队还破获和拆除了另外三千五百件bàozhà物。这一突如其来的行动十分清楚地表明,游击队是一支组织良好、有统一指挥的力量。这一行动虽然没有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但却使补给线中断了二十四个小时,有些地方中断的时间还更长。这次迅速的破坏行动,与中央集团军群东面战线当面俄军业已完成的部署之间的关系已明显得不可忽视了。由此看来俄军要发动的攻势已迫在眉睫。
这次“解放白俄罗斯的攻势”在苏联军事文献里称为一九四四年的“第五次打击”,是由朱可夫元帅指挥的。朱可夫元帅和总参谋长华西列夫斯基元帅作为“苏军最高统帅部代表”(俄国人这样称呼的)负责协调诸“方面军”的作战行动。这些所谓的“方面军”可以认为与德国的集团军群大致相当。参与这次攻势的有几个这样的“方面军”: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罗科索夫斯基将军),第二白俄罗斯方面军(萨哈罗夫将军),第三白俄罗斯方面军(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将军)和第一波罗的海方面军(巴格拉米扬将军)。它们指挥着下列部队:
(1)在第九集团军当面的是:第一白俄罗斯方面军右翼部队,其中二十三个步兵师和七个装甲师在别列津纳河以南与第四十一装甲军对峙,二十七个步兵师和六个坦克师在罗加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