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对共产党人的扩张行径和不妥协态度表示愤慨。投票反对北朝鲜,在西方世界无疑会被看做是反
对苏联。虽然如此,但谴责北朝鲜也是避免直接向苏联挑战的一个步骤。另外,苏联已经通过自己的沉默
发出了信号,它要把这场危机当作朝鲜的内部事务来看待。不久苏联就正式采取了这一立场。国务卿艾奇
逊将此视为克里姆林宫又一次故意作出的模棱两可的回答,因而他在6月29日便断定:苏联的真正用意是
不想把他们自己的军事力量投到朝鲜去。
这样一来,苏联就面临两种前景暗淡的选择。一种是动用其否决权,引起世界的责骂,并将北朝鲜的
入侵打上俄国人授意的标记,从而将俄国人更加直接、更加深重地拖入朝鲜半岛。另一种选择是把整个事
件当作派系之间的一种小小的内部争吵来对待(而不论其中一派得到的苏制大型坦克的援助有多么多),并
将厚着脸皮将整个事件拖下去。俄国人选择了后者。那天在安理会上,马立克的座位上仍然空无一人。
美国在安理会上取得了一大胜利。美国要求俄国表态,而苏联非但没有支持共产党的蓄意入侵行动,
反而采取了袖手旁观的态度。尽管在此之后,神经紧张的美国领导人表现出不少忧虑并出了一些偏差,但
却从来没有出现苏联将在朝鲜进行干预的严重威胁。
美国提出决议案,敦促联合国成员国“向韩国提供必要的援助”,以击退武装进攻,并“在该地区恢
复国际和平与安全”。尽管大家知道该决议案会被提出,但一些安理会成员国却在决议案的严酷含义面前
踟蹰不前决议案意味着联合国向北朝鲜宣战,所有成员国,至少在道义上,都有义务成为jiāo战国。在
这一天的其余时间里,辩论一直在进行,直到子夜前安理会才通过了该项决议案。当然,美国知道它会获
得通过的:美国代表团事先已个别征求了安理会成员对该决议案的意见,并且十拿九稳会获得7票。只有
南斯拉夫(没有否决权)投了反对票,印度和埃及弃权。美国为其将要采取的行动获得了国际组织的正式批
准。
美国还在7月7日那天基本上左右了安理会的全部工作,安理会于当天建议:联合国成员国派出的部队
应由美国来指挥,并要求美国指定一名联合国军司令官。杜鲁门立即任命了麦克阿瑟。联合国没有作出任
何监督战争行为的规定,只是要求美国“在适当时候”对统一指挥下所采取的行动进行报告。7月12日,
麦克阿瑟在东京建立了联合国军司令部(与他的远东司令部设在了一处);7月14日,南朝鲜的李承晚总统
将韩国的军队置于该司令部的指挥之下。
麦克阿瑟将军在朝鲜的先遣队司令官约翰?H?丘奇准将于6月27日下午7点钟,即在南朝鲜人zhà掉汉
江上的桥梁之前的那个傍晚到达了水原机场。丘奇将军很快就意识到,韩国军队已处于即将瓦解的状态,
次日他便向麦克阿瑟发了无线电报。他说,若要想把北朝鲜的军队赶回三八线,就必须投入美国的地面部
队。
丘奇的电文促使麦克阿瑟采取了行动。第二天上午,麦克阿瑟本人乘坐他个人的四引擎C-54型运输机
(巴丹号),在4架喷气式战斗机的护航下飞临水原。麦克阿瑟的驾驶员在因一架正在燃烧的C-54型飞机(该
机是当日早些时候被一架北朝鲜战斗机扫shè击中的)而缩短的跑道上降落。李承晚总统、美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