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臣,盈其爵禄,以固其身者,吾罪三矣。更刻画、平斗桶、正度量、一文章,布之天下,以树秦之名者,吾罪四矣。立社稷,修宗庙,以明主之贤者,吾罪五矣。治驰道,兴游观,以见王之得志者,吾罪六矣。缓刑罚而薄赋敛,以见主之德众其惠,故万民戴主,至死不忘者,吾罪七矣。

    若斯之为人臣者,罪足以死久矣。上幸而尽其能力,以至于今。愿上察视之。”秦王胡亥弗听,而遂杀斯。

    斯且死,故曰:“斯则死矣,见王之今从斯矣,虽然,遂出善言。臣闻之曰:‘变古乱常,不死必亡。’今自夷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故世之藏,所谓变古而乱常者也,王见病者乎?酒肉之恶,安能食乎?破国亡家,善言之恶,安能用乎?察登高知其危矣,而不知所以自安者;前据白刃自知且死,而不知所以自生者。夫逆天道而背其鬼神,社稷之神零福。灭其先人及自夷宗族,坏其社稷,燔其律令,及中人之功力而求更始者,王勉之矣。斯见其殃今至矣。”秦王胡亥弗听,遂杀斯。

    子婴进谏曰:“不可!夫变俗而易法令,诛群忠臣,而立无节行之人,使以法纵其约,而行不义於天下臣,臣恐其有后咎。大臣外谋而百姓内怨。今将军章邯兵居外,卒士劳苦,委输不给,外无敌而内有争臣之志,故曰危。”秦王胡亥弗听,遂行其意,杀丞相斯,立高,使行丞相、御史之事。未能终其年,而果杀胡亥。将军章邯入夷其国,杀高。

    曰:胡亥,所谓不听谏者也,立四年而身死国亡。

    ……

    从赵正书的内容可以看出来,胡亥成为二世皇帝,是始皇帝在思考了李斯的劝告之后,最终做出的决定。

    至于李斯是否有相应私心而提出这个事情,眼下已经不得而知。只不过这个可能性不大,因为李斯据说与扶苏有姻亲关系,若是以扶苏的身份登上地位,毫无疑问,李斯能够得到的好处更多。

    而当其时的始皇帝为何会采取李斯等人的谏言,很有可能是始皇帝当其时已然重病,若是让死讯泄露出去,那么毫无疑问,咸阳城的诸公子会有可能做出一些事情,甚至是会影响到秦帝国的安稳。

    “今道远而诏期群臣,恐大臣之有谋,请立子胡亥为代后。”

    这一句话的出现,无疑是隐喻当其时在咸阳城留守的大臣不一定会完全听从跟随在始皇帝身边的大臣的命令。

    而诸公子会不会作乱,这一点不得而知,但是从这句话来看,即使是诸公子没有什么想法,都难以避免“黄袍加身”之事的出现。

    ……

    而在赵正书当中,隐约佐证了一个历史上由来已久的猜测,那就是子婴的身份。

    子婴的身份主要有三个猜测,一个是始皇帝的兄弟,然而这个事情在史记秦世家以及战国策不见描述,应该可以完全忽视。

    第二个是子婴是扶苏的儿子。这一个猜测无论是从史记的描述亦或者是赵正书的描述而言,都不可能,因为扶苏应该没有这么年长的孩子。

    而且从赵正书的描述而言,子婴得知杀死扶苏等人的计划,若是子婴是扶苏的儿子,让子婴知道此事,无疑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这也说明了子婴不可能是扶苏的儿子。

    第三个猜测就是子婴是始皇帝的侄子,成蛟的儿子。

    赵正书说出来的相应情况,毫无疑问的说明了子婴与胡亥关系密切,甚至是颇受倚重,而作为胡亥的堂兄,子婴本身并没有太多与胡亥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双方关系密切,完全说得过去。

    而从子婴劝谏的内容而言,在某个意义上有可能会触怒赵高以及胡亥,但是最终没有遭受到任何处理,则是说明了胡亥对子婴的信任以及敬重。

    只不过,其谏言不受采纳,不得不说是子婴的无奈以及大秦帝国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