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数量是最多的。

    在经过咸阳宫正殿前方的手弩部队,其与弓箭手相比,多了不少人装备的是更加厚重的铁札甲,因为相对于弓手需要的灵活性,手弩部队在这方面的需求也不算是太大。

    甚至是不少手弩兵都配备了肩甲这种玩意。

    铁札甲因为其制作方面相对简单的缘故,而且在部件的配合方面,同样显得相对较为灵活,所以在大秦帝国眼下的铁札甲生产当中,主要还是作为身躯主体的甲胄的生产,而比如说肩甲以及裙甲,则是按照相应兵种的需求而进行相应的配备。

    一般而言,完全配备肩甲以及裙甲两个部件的兵种,只有重步兵。

    而一些并不太过需要灵活性的,则是会额外配备肩甲。

    劲弩手则是属于这个范畴。

    所以在与前方的弓箭手方阵相比,这些劲弩手则是显得更加健壮。当然,弩手也不缺乏一些体格瘦弱的官兵,因为使用手弩甚至是强弩,对于身体素质的要求,甚至没有轻步兵那样的规格。

    而张嘉师在当政这么长时间,而且作为一个战斗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很清楚手弩手在很多方面并没有足够的战斗力,而他继续维持一个相应比例的手弩手部队,主要还是应对其军队素质的要求。毕竟大秦帝国眼下的民众,在身体素质方面而言,同样也受到之前的战争很大程度的影响。在一些战乱的区域,他们甚至是在人身安全方面都称得上是朝不保夕,更加不用说能够在每天都吃饱饭的情况下,维持自己的身体的体格。

    所以作为在兵种方面对于体格需求相应而言最低的手弩手,张嘉师主要还是顾及到这方面的影响reads;。

    而手弩手相对于弓箭手更加容易训练,同样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说一句不好听的话,那就是训练一个及格的弓手,有可能需要一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而训练一个及格的弩手,也许不过是半年左右的事情。

    所以作为一个大秦帝国眼下实际上的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张嘉师不得不顾虑到这方面的情况。

    毕竟若是真的与外国势力进行长时间的消耗战,弓弩手的消耗方面,一个弓手很有可能无法满足持续作战的人力需求,而一个弩手则是会成为一个相对的优势。

    而很多大秦帝国的文武高层都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弓弩手的腰间,除了挂着箭袋或者是弩鏃袋子之外,同样也有着一把长度为五十厘米左右的弯刀。

    大秦帝国的军队武器配备,也不是没有弯刀,只是眼下的张嘉师的军事思维当中,之前的弯刀会逐渐淘汰。因为他们会逐渐被一种更容易使用以及相对而言的人机效率更好的弧形刀具所取代。

    这种刀则是以后世的苗刀作为样本,而在进行相应的加重之后配备到相应的官兵当中,作为护身装备。

    苗刀的刀背虽然比起当其时同时代的日本刀要更厚,但是严格来说,后世的大刀在材质相同的情况下,还是能够轻松将苗刀砍出一个相当深入的缺口甚至是直接砍断苗刀。这一点可以说是是苗刀的缺陷。

    张嘉师尝试性制作一种相对较短的加重刀身的苗刀,用来作为其麾下弓弩手近战的装备。

    毕竟在这一方面而言,张嘉师无法保证其麾下的弓弩手在与匈奴人的战争当中会受到步兵部队的严密保护。

    甚至是在草原地区被匈奴人突袭的情况下,这些步兵部队或者是其他兵种想要分神保护弓弩手,可以说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所以张嘉师不得不顾虑到这方面的情况,而思考让弓弩手也有着一定的自卫能力。

    当然,张嘉师并不希望自己麾下的弓弩手被匈奴人的骑手屠杀的一幕出现,但是相对于匈奴人的机动性,若是他日后真的以混合兵种的部队进攻匈奴,恐怕这也算是一个在所难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