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北方小城贵县,是一个人口只有三十万的小城,离县城不足百里之处有一坐山,名叫莲花山。莲花山高九百八十一米,东西、南北各五十多公里,整个莲花山有山峰九座,因状似莲花而得名,又因山上植被茂盛,常年云雾缭绕,肠道如织,恰似人间仙境又有北方普陀之称。

    山上郁葱之间有一座庙宇,叫做普陀庙,庙中有一尊高大的观音像,没人知道普陀庙什么时候建成的,当地的村民只知道它存在了许多年,从祖辈时期就有,庙中僧侣不多,只有一个老和尚。

    山之阳有一村庄,叫涯涯村,1916年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形成了几个派系,为了争夺地盘也是纷争不断,不过涯涯村地处偏远,资源贫乏没有人愿意为了这个地方动干戈,所以混乱的局面没有波及到此处。

    那年村中有人家三十五户,其中有一户卜姓人家,人口有三,夫妇两个加上一个不悔年龄的儿子,十年前逃难而来,一家人起早贪黑,含辛茹苦,节俭持家,十年后倒也积攒了一些家当。

    儿子名叫卜丰,有补充丰盈之意,老两口只有这么一个儿子,从小溺爱,二十多岁了不问世事,大有啃天啃地啃父母到死的意思,父亲看着着急就劝他找点生计,毕竟不能养他一辈子啊,可是卜丰两手一翻,眼睛一闭装作听不见,父亲一气之下得了重病撒手人寰,母亲由于伤心过度不久之后也在郁郁中离世。

    没了约束的卜丰整天游手好闲,坐吃等喝,变卖了家里的财产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日子过的悠闲自得,然而再厚的家底也搁不住糟蹋,一年之后就连吃饭都成了问题。

    卜丰虽然懒惰但脑袋聪明,他想到莲花山上的佛堂供奉着观音,香火不断,贡品不断。放在那里等坏的食物不如自己替神仙享用了,不过贡品只是些瓜果梨桃根本就撑不了多少时候,往往当时灌了一肚子,不久之后就会饿的难受,有一天他实在饿的难受想起了前两天村中刚死了人,兴许林地的新坟上会有吃食。

    涯涯村有一个传统,死后为大,供奉的物品毫不吝啬,通常情况下亲人死后,会准备方肉一块、白鸡一只、鲢鱼一条其他若干。

    卜丰想到了鸡和肉,口水流了多长,眼中充满光芒,有些事情卜丰还是很注意的,白天去偷肯定不行,发现了会被打死,为避人耳目好不容易盼到了晚上,想着心中的美食,悄悄的摸进了林地。

    村外的林地很大,涯涯村几乎从建村以来所有死去的人都埋在这里,据说刚死的是一个不满三十岁的少妇,生前生活的不幸福,丈夫是个病秧子老早的就去见阎王了,留下她孤苦的生活了十几年,好在死后家人没有忘记她,也是进行了厚葬。

    夜晚的林地很静,周遭一水的柏树,风吹着树梢被月光照射着,拖出长长的影子,好像巨大的人影在招手一般,地上杂草之间若隐若现的白色纸钱,有些粘连在了湿漉的草上,有些被风吹起飘荡在半空中。

    那半空中的纸钱上下飞舞,就像是有人用细线操控着。

    望着眼前的一幕,卜丰的腿肚子要转到了前面,寒毛直竖。

    “真他娘瘆人”

    卜丰虽然胆寒但为了能填饱肚子,还是大着胆子闯了进去,看到林中鼓鼓的坟包,到处撒落的白色纸钱,头皮一阵阵发麻。

    沿着撒落的纸钱很快找到了那座新坟,坟头堆砌的不高,上部用一土块压着一沓火纸,坟包的前面是一块崭新的青石碑。

    卜丰从一旁绕到前面,也就是石碑的前面,他知道贡品都是放在那里的,当卜丰来到一侧,眼前的景象让他傻呆。

    在那石碑的后面有一对鸡蛋大小的绿色荧光,凭空闪烁,好似灯笼一般。

    这荧光悬浮于石碑中间,在夜幕的衬托下更显阴森。

    “什么玩意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