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中必然受到其熏陶;老子、庄子的文学表现手法必然也会对道教中人发生潜移默化的作用。除此之外,由于早期道派的创立者大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对于先秦及西汉时期的散文著作有一定的了解。故而,早期道教领袖采用散文体式来创作道教经典以供教徒习学这也是势在必然的。经过近两千年的漫长发展,道教散文蔚然可观。这类著作在道教经书总集中占有相当分量。
从形式上看,道教散文主要包括三类:议论散文、叙事散文、赋体散文。
道教议论散文是阐述道教教理的一种文学体裁。在早期,道教议论散文主要是语录体散文,这种散文采取了"天师"与"zhēn rén"等神仙人物问答的方式来表达道教关于自然、社会、人生的看法。例如《太平清领书》(即《太平经》)大体上属于这种形式的散文。试看该书乙部的一段对话:"zhēn rén问神人:
'吾生不知可谓何等而常喜乎?'神人言:'子犹观昔者博大zhēn rén邪?所以先生而后老者,以其废邪?人而独好真道,真道常保而邪者消。凡人尽困穷,而我独长存,即是常喜也。'"③这种对话不同于小说中的人物对话,语录文作者的目的并不在表现人物个xìng,而只是借神仙人物之口来论述教理。所以其行文一般是问话短,而答语长,旨在说理。这种作品当是适应早期道教师徒共探教理的需要而产生的。当然,《太平清领书》中的语录体散文还有一些是通过辑录古书而来的。该书卷四十一谈及道派首领发动有一定文化水准的道教信徒拘校古书之事。同时,他们还注意记录群众中的"善辞诀"、"人情辞",作为"洞极天地yīn阳之经"。这种通过摘录编辑而成的文章也属语录文。其特点是语言比较质朴,就当时来说,算是比较口语化的。例如《太平经》卷四十七《上善臣子弟子为君父得仙方诀》就使用了不少"噫"、"唯唯"之类流行口语,增加了对话的气氛。与此相联系的是类比手法的广为应用。为了深入浅出地阐述教理,早期道教领袖注意通过类比以说明问题。从类型上看,有具体类比与抽象类比;从对象上看,有物比人、有人比物等等。像《太平经》卷四十五《起土出书诀》将地皮比人皮,以地下出水比人皮出血,认为人皮虽有薄有厚,但不能因为皮薄把他刺出血来就无罪;同理,地皮也有薄有厚,乱挖一通,不惜遗力想见其水,其过与伤人见血不异。这种类比虽然浅近,但对于阐明保护生态平衡观点来说则有一定说服力。《太平经》的这种语录体散文对后代的道教经典创作影响颇大。魏晋以后,以"语录"为名的道教典籍层出不穷。诸如《灵宫法语》《晋zhēn rén语录》《丹阳zhēn rén语录》《无为清静长生zhēn rén至真语录》《盘山栖云王zhēn rén语录》《清庵莹蟾子语录》《三十代天师虚静真君语录》《虚静冲和先生徐神翁语录》《真仙真指语录》等等。这些名为"语录"的典籍虽然也包含一些诗歌作品在内,但基本上则属语录体散文。当然,语录体散文也有其局限xìng,它没有较严密的体系,结构也较为松散。
为了使得说理更富有逻辑xìng,体系更加完善,道教中的许多作家注意议论散文艺术水准的提高,在语录体散文的基础上创造了"畅玄体"散文。这是一种逻辑推理与事例论证相结合的散文体式。它肇始于晋代著名道士葛洪,至唐宋而大兴。"畅玄体"虽然脱胎于语录体,但已有较大演进。在语录体散文中的"问"往往是"真问",即徒弟因不明事理而向"师尊"发问。而在畅玄体散文中的"问"往往是"设问",即根据某一议题作一假设xìng的提问,然后围绕设问展开论述。故而畅玄体散文的"论说"特征较为明显。到后来,畅玄体散文之作者有的干脆连设问也不要,直接就论题展开论述,如唐代司马承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