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主题与"鹊桥仙"之词牌也是相一致的。LD随着词的发展,主题与词牌声调表现出不相一致的情形;但是,即便如此,反映道教生活、散发神仙胜境奇丽风光的词作仍是林林总总,琳琅满目。无论是晏殊的《珠玉词》、柳永的《乐章集》、黄裳的《演山先生文集》,还是周邦彦的《清真集》《片玉集》都可以找到此类作品。像黄裳的《瑶池月》以自己"幽怀逸思"之所见,表现道教存想炼气的境界,具有一种理趣与情境jiāo融的艺术氛围。
在道教诗歌天地中,还应该叙及的是"道情"。按照传统分类法,道情入散曲之列,为乐府歌词之一种,故《太和正音谱》将其与步虚词并列。道情多为游方道士所演唱,其言辞较通俗,所以能在民间流行。历史上有许多道士曾利用"道情"形式来宣传教义,表达自己的修道感受。考《张三丰全集》卷三中有《道情歌》一首,《无根树道情》二十四首,《四时道情》四首,《青羊宫留题道情》四首,《五更道情》二十五首,《九更道情》九首,《叹出家道情》七首,《天边月道情》九首,《一扫光道情》十二首。道士写的"道情"不拘一格,或七言,或四言,或杂言,重在以通俗语言点破玄机,启人了悟。如张氏之《道情歌》所云:"道情非是等闲情,既识天机不可轻,先把世情齐放下,次将道理细研精。"LE用语明白如话,却有一种感召的力量。明清之际,随着道教在民间的传播,道情也为民众所喜爱,一些文人也仿道情之体作诗,如徐大椿作有《洄溪道情》一卷,郑燮作有《板桥道情》一卷,袁学澜作有《柘湖道情》一卷,其声调婉转,情理融通,别具风味。
戏曲在道教文学中也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过去,文学界尚未有人使用"道教戏曲"这一概念,但类似的概念却早已有之。明代戏剧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将元戏分为十二科,第一科为"神仙道化",第二科为"隐居乐道"。这两科之所谓"道"即隐遁修真、神化度人之道。道教戏曲的概念乃是在此基础上通过概括抽象提出的。它是以修炼成仙或隐居乐道为主导思想的。
道教戏曲的发端当在元代以前。宋代的"优伶箴戏"有许多道、儒、释演说经旨的内容,可视为道教戏剧的萌芽。据陶宗仪《南村辍耕录院本名目》记载,金代流行的院本戏曲甚多,其中属于道教方面的有《庄周梦》《瑶池会》《蟠桃会》。至于南戏中的传统剧目尚有《老莱子斑衣》,此亦出于道教的神仙故事,足见元代之前已有道教戏剧行世。不过,其鼎盛时期是元朝。据钟嗣成《录鬼簿》所载,元杂剧至少有四百种,就其题目、正名来看,属于道教戏曲一类的至少有四十种,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明代臧懋循所编《元曲选》,收录了九十四种元人的作品和六种明初人的作品。今人隋树森于本世纪60年代又据脉望馆抄校本《元明杂剧》等资料,成《元曲选外编》,收入元杂剧六十二种。在这两部作品集中属于道教戏曲的有《陈抟高卧》《岳阳楼》等十七种,亦约占流传总数的十分之一。从题材与思想上看,道教戏曲的类型可分为:传道度人、点化精怪,断案明戒、隐居修真。
传道度人是道教戏曲中的重头戏。最有名的是马致远《邯郸道省悟黄粱梦》。该剧的宗旨在于表现全真道祖师钟离权通过梦的形式来度化吕洞宾,告诉世人出世超凡、皈依大道的全真旨趣。作为一条主线,梦贯穿了全剧。钟离权在煮黄粱饭时,让吕洞宾在梦中享受荣华富贵,又让他在梦中体验一下酒色财气的牵累,然后又让他经历一番罢官和发配沙门岛、颠沛流离的过程。等到吕洞宾从梦中醒来后,钟离权便针对梦中诸事启发吕洞宾要明了人生虚幻的道理。经过这一番梦事和钟离权的启迪,吕洞宾终于了悟大道,遁入玄门。LF当然,道教神仙启人悟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像《汉钟离度脱蓝采和》采取的则是灾难谴告,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