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仙大戒本清柳守元所撰《三坛圆满大戒略说》。道教认为,仙有九品:一曰混元无始金仙,一曰洞天太初金仙,一曰灵元造化金仙,人世修证,则有天仙、地仙、水仙、神仙、人仙、鬼仙。凡有xìng灵,莫不成真。而要成真,当遵初真、中极戒律,谨慎修行,至天仙大戒,则心地光明,德充道极,无戒可说,无律可持。如是"戒无不戒,不戒乃戒,戒无所戒,乃为真戒"。③又认为,三界诸法,皆从道生,若yù求道,当修观慧诸法。如运身行法、离口过法、除恶想法、拔逮根法、绝声色法、俭爱yù法、放玩习法、洗垢秽法、无昏惑法、不yín想法、不追怀法、无犹豫法、忍不可忍法等共二十七法。每法又分智慧、慈悲、含辱、行功、修心、善业、精进、饰身、遣情、普心十类,合计二百七十法。受持此法,即"得生无量智慧,增无量善因,灭无量业障,消无量烦恼,延无量寿算,长无量福田,"④位证天仙。是为"不戒乃戒"之"天仙"大戒。得受天仙戒者称妙道师、传教本师乃太上继宗演教接化大德之师。不受天仙戒者不得传戒。

    1989年11月12日至12月2日(农历十月十五日至十一月五日),全真道在北京白云观重开戒坛。白云观方丈主坛,设证盟、监戒,保举、演礼、纠仪、提科、登、引请八大师协理戒坛事项。传戒受戒,目的在益善止恶,归真舍妄。据《中国道教协会关于全真道传戒的规定》,律条以《初真戒》为基础,参照《中极戒》《天仙大戒》为备存戒条。沿用过去的戒条,以不与国家宪法相抵触为原则。全真各派统一传戒,统一律条。受戒弟子须本人自愿和宫观推荐。字辈仍按照原派谱系。受戒者必须住庙出家三年,爱国爱教,信仰虔诚,蓄发大领,威仪整洁,能诵《早晚功课经》。此次授戒,全国各地名山宫观举荐受戒道士七十五人,其中有乾道也有坤道。戒期中进行了迎师礼、演礼、考偈,审戒、诵皇经、礼斗忏,讨论戒条、传授衣钵、发放戒牒、普表谢神、铁罐施食道场等仪式。中间穿chā以讲授《道德经》《太上感应篇》《邱祖垂训文》等。

    注:

    ①清完颜崇实《昆阳王zhēn rén道行碑》

    ②《中极戒》第三百戒

    ③④《天仙大戒》

    功过格

    功过格是道士自记善恶功过的一种簿册。善言善行为"功",记"功格";恶言恶行为"过",记"过格"。《太微仙君功过格序》称:"修真之士,明书日月,自记功过,一月一小比,一年一大比,自知功过多寡。"①功多者得福,过多者得咎。道教以此作为道士自我约束言行、积功行善的修养方法。

    人的行为善恶自有报应的思想,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形成。

    《易经》称:"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②汉代又衍生出天地神灵监督人的善恶行为,予以报应。《河图纪命符》称:"天地有司过之神,随人所犯轻重,以夺其算纪。恶事大者,夺纪。过小者,夺算。随所犯轻重,所夺有多少也。人受命得寿,自有本数。数本多者,纪算难尽,故死迟。若所禀本数以上,而所犯多者,则纪算速尽而死早也。"③道教继承汉代谶纬学说,也将神灵报应人之善恶作为约束道士的方法之一。《太平经大功益年书出岁月戒》称:

    "过无大小,天皆知之。簿疏善恶之籍,岁日月拘校,前后除算减年;其恶不止,便见鬼门。"同经《天神考过拘校三合诀》称,天地诸神共记人之罪过,三年一中考,五年一大考,"过重者则坐,小过者减年夺算"。④《赤松子中诫经》称人之寿命都有一百二十岁,以每年三百六十五日计,合四万三千二百天。"天上三台北辰司命司录,差太一直符,在人头上,察其有罪,夺其算寿。若夺一年,头上星无光,其人坎坷多事。夺算十年,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