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成,又命于太白山采白玉为玄元圣容,又以白玉作玄宗圣容侍立于玄元之右。天宝八载又于太清、太微宫圣祖前,更立孔子及"四zhēn rén"像以列左右;并以高祖、太宗、高宗、中宗、睿宗五帝之像作为玄元的陪祀,从而树立了老君无与lún比的崇高地位。天宝元年正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上言:"玄元皇帝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故宅。"⒅玄宗即派人就函谷关尹喜台西发得之,乃置玄元庙于大灵坊,并以函谷宝符潜应年号,改元"天宝",又改桃林县为"灵宝县",晋升田同秀为朝散大夫。

    时人皆疑宝符为同秀所作,而玄宗却大加赞赏。此后,人称亲见玄元皇帝者不绝。正如范祖禹《唐鉴》所称:"上之所好,下必有甚者矣。明皇崇老喜仙,故其大臣谀,小臣欺,盖度其可为而为之也。不惟信而惑之,又尝以劝之,则小人孰不yù为jiān罔哉?"

    第二,尽量提高道士的社会地位。首先,他于开元二十五年(737)七月,再次下令重申:"道士女冠宜隶宗正寺,僧尼令祠部检校。"并规定:凡道士女冠有犯法者,须按道格处分,州县官吏一律不得擅行决罚,违者处罪,借以维护道教的尊严。其次,他经常召见道士,拜官赐物,甚至亲受法,以道士为师。开元九年,玄宗遣使迎天台道士司马承祯入京,亲受法,前后赏赐甚厚。及还山,玄宗赋诗相赠。十五年又召至都,并令其于王屋山自选形胜,为之建阳台观,玄宗亲自题额,并赐绢三百匹,以充yào饵之需。又令玉真公主及光禄卿韦韬至其所居修金斋,复加赠赐。对其弟子李含光也甚尊宠。天宝四载十二月,玄宗命中使赍玺书征之入京,馆于禁中,每yù咨询,必先斋沐。含光还山,乃敕杨、许故宅紫阳观居之,并明令禁止樵采。天宝七年三月十八日,玄宗受《上清经》于大同殿,先遣使至茅山告含光受经之期,遥礼度师,赐号玄静先生,并赐法衣,以伸师资之礼。

    第三,规定天下诸州均须遵守道教节日制度。开元二十二年十月十三日,玄宗下令:"道家三元,诚有科戒……今月十五日是下元斋日,禁都城内屠宰,自今已后,两都及天下诸州,每年正月、七月、十月三元日,起十三日至十五日并宜禁断屠宰。"⒆开元二十五年又下令规定:每年道教教主玄元降生日,天下诸州皆须设祭祀。天宝七载又下令规定:"自今已后,天下每月十斋日,不得辄有屠杀。"并且对道教代表人物和各地的灵山仙迹,都规定了崇礼醮祭制度。

    第四,设置崇玄馆,规定道举制度,以"四子真经"开科取士,并设置玄学博士。开元二十一年正月,制令士庶家均须藏《老子》一本,每岁贡举人量减《尚书》《论语》两条策,加《老子》策。开元二十五年正月,初置玄学博士,每岁依明经举。二十九年正月,制令两京及诸州各置崇玄学,置生徒,令习《老子》《庄子》《列子》《文子》,每年准明经例考试,称为"道举"。另外又"降制":"诸色人有能明《道德经》及《庄子》《列子》《文子》者,委所由长官访择具以名闻,朕当亲试,别加甄奖"。⒇天宝元年二月又规定将庄子号为南华zhēn rén、文子、列子、庚桑子分别号为通玄zhēn rén、冲虚zhēn rén和洞虚zhēn rén,四子所著书改为真经。崇玄学置博士、助教各一员,学生一百人。次年正月,又将崇玄学改为崇玄馆,博士为学士,助教为直学士,更置大学士员。并规定大学士以宰相为之,领两京玄元宫及道观。

    第五,规定以《道德经》为诸经之首,亲自为之作注,颁示天下。开元二十一年,玄宗亲注《道德经》,二十三年又修《义疏》。天宝二年,诏令崇玄馆学士于三元日讲《道德》《南华》诸经,群公百辟,咸就观礼。为了突出《道德经》的地位,天宝四载十月下诏规定:其坟籍中有载玄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