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利文和威尔基斯来说,最辉煌的“战例”是美国仓储(comrican??Stores)公司收购珠宝(Jewel)公司(芝加哥地区的食品连锁集团)一案。那是1984年3月,利文和里克的关系刚恢复不久,里克向利文透露,美国仓储公司正准备收购珠宝公司,出价为每股75美元左右。沃克泰尔和利普顿律师事务所在做美国仓储公司的代理,所以里克能接触到该案的具体计划。利文不惜押上一笔大注,斥资300多万美元买下7.5万股珠宝公司的股票。
???? 然而,接下来却毫无动静。尽管里克保证说不会有问题,利文却按捺不住心里的忐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还从来没有在一起jiāo易上冒过这么大的风险。他开始找套利人放风,大谈珠宝公司被收购的可能xìng,希望套利人介入这只股票,以引起股价的上涨和jiāo易量的增加,从而给美国仓储公司制造压力,赶紧宣布收购。但是,无人理睬,这只股票仍然死气沉沉。于是,利文和威尔基斯酝酿一项新的计划把这起拟行收购的消息捅给媒体。这种方法由来已久,投资业务员们想把某些公司拖入“游戏场”时常用这一招。利文和威尔基斯相信,他们可以利用媒体作催化剂,激发市场对珠宝公司股票的投机jiāo易。
???? 具体媒体他们决定选择《芝加哥论坛报》。该报财经版内容丰富而权威xìng强,上面刊登的消息常常很快被其他金融报刊转载,而且,芝加哥远离华尔街,有关方面严查泄密事件的危险非常小。接着,威尔基斯给《芝加哥论坛报》打电话,要求找兼并收购事务记者讲话。他对记者说,珠宝公司要被美国仓储公司收购,现正在进行谈判。威尔基斯没有透露自己的身份。对方立即就此找珠宝公司董事长核查,该董事长一口否定,称合并的消息是无稽之谈。于是,这个消息没有见报。
???? 几天后,威尔基斯又给《芝加哥论坛报》打电话,向记者提供了更具体的信息:这两个公司的董事长在丹佛一个饭店举行了秘密会晤,商讨这项拟议的jiāo易。这个消息容易核实,记者很快进行了确认,于是《芝加哥论坛报》发出了报道,称美国仓储公司准备向珠宝公司发起非善意兼并,珠宝公司大约44美元的股价最终将达到75美元。
???? 这一招一如计划的那样奏效了。《芝加哥论坛报》的报道在华尔街上引起了骚动,投资商纷纷买进珠宝公司的股票,而这两个公司也在一个月后宣布了合并。利文和威尔基斯都获得了进行内幕jiāo易以来最大的一笔收益,利文进账超过120万美元。这种方法的成功使他们乐此不疲,他们后来如法pào制,向记者匿名发送另一起拟行收购案的jiāo易材料,这是涉及博伊西卡斯卡达公司的一起收购案,他们又要从中推波助澜。比钱更吸引人的是兴奋和刺激。通过内幕信息,他们完全把jiāo易cāo纵在自己的手中。利文正在实现他的一个梦想提前“阅读”《华尔街日报》,因为报纸上的消息正是他制造的。
???? 然而,里克又开始进行思想斗争。1984年8月,他向利文泄露了沃伯格平卡斯公司收购SFN公司的细节,利文立即买进SFN公司的股票,最后赚了10多万美元。但是,由于另外的原因,SFN一案成了里克在沃克泰尔和利普顿律师事务所事业上的转折点。在这起收购案中,拥有SFN公司30%股票的家族成员反对沃伯格平卡斯公司的收购,这起收购看来要无功而返。这时,里克发现SFN公司有一个鲜为人知的“公平价格”规定:家族成员无权利用自己的股权反对收购。代表收购方的沃克泰尔和利普顿律师事务所公布了里克的发现,两天后,反对的家族成员屈服了。
第三章
jiāo易与欺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