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敷有铁丝网障碍,但该等工事系依当时我军火力而设计,半数以上为高碉,且多以红砖砌成。日军投降美军陆战队接管期间,曾予加强;特别是障碍方面,当美军陆战队撤退,於平津会战开始之直前,国军再行加强,特别是伏地堡及鹿砦碍碍,但因材料缺乏及对匪军火力作过低之估计,所构筑之伏地堡等工事,仍以红砖砌起,及以原木为顶盖,上面覆土,至天津战斗开始前,另选择周边及市区内要点,构筑部份钢筋水泥工事。沿主要工事堀有护城河(外壕)一道,宽五公尺、深三公尺,环绕整个市区,并利用护城河之掘土於沿河内侧筑成围墙,墙顶至河底共高达七公尺,且於墙顶敷以铁丝网或电网,引运河及海河之水入护城河,水深经常保持二至三公尺。护城河内侧之围墙,每隔间约卅公尺筑有碉堡及野战工事,共有大碉(每一大碉约住一班,并有生活设备,通信系统,及储备有粮、弹、水等)三百八十多个,连同纵深及市区内共有大碉一千多个。围墙及护城河只留八个门和吊桥,以供平日军民出入之jiāo通,在护城河之外,利用美军撤退时其仓库中所遗留之诡雷及国产之地雷,构成纵深约十公尺、长达四十公里之雷区,另於西南郊区引河水造成广泛之泛滥区。为防万一郊外机场失守;又将市区内跑马厅辟建为机场。

    就当时匪军及我军实际状况而言,傅作义如不阳奉yīn连,依其所表示之决心采第二案,或守备天津之部队能战,在作战准备上天津虽非金城汤池,但已立於不败之地。就天津之地形,及林匪由东北入关之态势,以及我军之作战准备等,当时天津警备司令部并采纳各军师之意见,判断匪军主攻在天津北正面之宜兴埠、丁字沽方面之公算最大,因此我军之防御重点置於北正面;防御部署区分为三个防守区;以新开河,大直沽的海河为东北防守区,由第八十六军(实际仅七个团兵力)担任;由新开河至南开大学为西北防守区,由第六十二军(欠第一五七师)担任,由南开大学至灰堆的海河边为南防守区,由第九十四军之第四十三师(东北公主屯会战受严重损失,初经整补无战力)担任;其余地方团队及战车队为预备队,位於市区内耀华中学。

    天津、塘沽,於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为林彪匪军分别包围,以第一、第七、第八纵队对天津实施围困,暂采围而不攻,彻底集中第二、第六、第七、第十二纵队、pào兵纵队、及军区独立师等,强攻塘沽;围困天津之匪军,继续攻略我外围据点,压缩包围圈,首向南正面海河边之灰堆据点进犯,该据点之守军为保安团,遭绝对优势之匪军攻击,经激战後全团牺牲,该正面立受威胁,西正面守备杨柳青之两个护路旅,遭匪第一纵队攻击,经一昼夜之激战,最後仅剩约一个团兵力突围退入市区,宝坻还乡团位於西郊,不堪匪军之一击,亦退回市区,派往袭击减河附近匪pào兵阵地之静海保安团,初经接战即遭匪军击溃,向市区内溃退,至此郊区尽失,天津警备司令部为防意外及组织战力,乃将退入市区之保安团队及护路旅残部;合编为一个保安师作为预备队。强攻塘沽之匪军激战至十二月底攻势顿挫,民国三十八年一月一日匪军转移塘沽方面兵力,强攻天津。

    平津会战,由林彪、罗荣桓、聂荣臻等匪酋联合组成敌前指挥部於通县,天津、塘沽方面作战,匪军於天津西十余公里之杨柳青设前进指挥所,由林匪彪之副司令员刘亚楼负责指挥;天津战斗,当时匪谍已充斥市区,渗入各机关及军队,天津市长杜建时之妻,即为共匪所派来之匪谍,故对天津我军兵力、防御部署、工事设施等,乃了如指掌,南面难攻,北面为我防御重点所在兵力强,弱点乃在蜂腰部,故匪军对天津之攻击计划为「一点两面,东西对进,拦腰截断,阵内开花,先南後北,区分歼灭。」,攻击部署:西正面以第一、第二纵队并肩,由和平门附近突入;东正面以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