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西撤(该计划经由海上撤退,国防部於十一月四日临时变更计划),故未能按预定计划开始行动,该六日晚陈毅匪军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围攻郯城,该城守军为地方团队,激战至七日情况不明,同时陈毅新八纵队亦於车坊附近越过沂水,其先头与我第一百军警戒部队乡发生战斗。八日晨第七兵团於新安镇附近开始西撤,该八日第三绥靖区第五十九、第七十七军,在该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澧煽动及挟持下叛变,大部投匪,徐州北正面顿行暴露,及正当我第七兵团於运动中、陈毅匪军第一、第四、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三纵队及新八纵队等,纷向陇海路急进,企图侧击,截击我第七兵团。

    徐州剿匪总司令部急令第十三兵团,以一个军进出官湖及邳县附近,以掩护第七兵团侧背,并令其主力速向北部署,防匪直接对徐州行挖心战术(此际徐州市区备第七十二军及第四十军之第三十九师),另以有力一部向东行动,与第七兵团取得连系,因第十三兵团共辖两个军,徐州剿总对该兵团所下达之命令,已超出该兵团兵力之一倍,致使该兵团分身乏术,故派往官湖、邳县附近仅为第九军之第三师,为防匪偷袭徐州,亦祗有将主力由碾庄附近向徐州转进(实际该兵团亦为自保),由於第十三兵团向官湖、邳县所派出之掩护部队过小,且一再要求归建,及该兵团主力西撤徐州,致使第七兵团完全陷於孤立,只有自行派遣部队掩护,且战且退。原配属该兵团之重架桥营,渡沂水时架桥两座,因後卫遭绝对优势之匪军攻击,使该两座桥梁无法撤收,而全部损失,故当渡运河时架桥材料缺乏,黄司令官为爱民,复让由海州(东海)随军撤退之学生及难民约二万余人,先行通过,致使部队渡河更增困难,乃令第六十三军沿运河东岸南下,由富润附近渡河;该兵团於且战且退中,毙伤匪军万余人,於九日始渡过运河,继续西撤,当晚到达碾庄附近;第六十三军沿途遭匪第十一纵队侧击及截击,於该(九)日晚亦抵达窑湾,且其先头两个营已渡过运河,但入夜後即遭匪第十一纵队及原在苏北之第二、第十二纵队彻底包围。

    该兵团原预定於十日上午在碾庄附近休息,下午继续西撤,旋奉徐州剿匪总部转达国防部空投命令:「一、碾庄至曹八集间之jiāo通已完全被匪军截断,通过不老河之匪军,刻已逼近碾庄。二、该兵团应即以碾庄为核心,行内线作战,待援与匪决战。」(该命令甚难思议,因内线作战即不可待援,待援即不能行内线作战);该兵团奉命後,即以碾庄为核心,就地采四周防御(当时对四周防御和内线作战,可能是混淆不清),防御部署,以第四十四军在南,第一百军在西,第六十四军在东,第二十五军在北;部署甫定,当夜匪第四、第六、第七、第九、第十三等纵队等之先头部队,即向该兵团四周纷纷包围运动,该(十)日第十三兵团原向官湖、邳县附近所派出之第九军第三师亦开始向西撤退归建,但进抵曹八集西之耿庄,即遭匪新八纵队包围攻击,另第一百军之第四十四师,因掩护该军团主力西渡运河时经与匪军展开激战,致伤亡损失极重,乃令该师先西撤徐州整补,甫进抵曹八集附近,即遭匪第十三纵队包围。

    又该(十)日我第二兵团击破陈匪第三、第八纵队及两广纵队之侧击及截击;到达黄口及徐州之间地区;乘匪军对我第七兵团尚未完成彻底包围之际,原计划以由蒙城北进之第十六兵团接替第十三兵团徐州之防务,而以第二、第十三兵团於十一日晨向东发起攻击乡力配合第七兵团向西之攻击,合力击破该匪(此际匪军兵力尚陷於运河及不老河分离之状态,以及对阻援作战尚无组织且立足未稳),极有战胜之可能,无奈该(十)日副总司令杜聿明奉命协助刘总司令指挥(军事最忌者乃为一国三公;指挥权必需专一),杜不同意此议,主张慎重其事,应先集中完毕,再行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