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你们中间有人去一趟广州,问问他们愿不愿意撤离,如果需要本王也可以给他们提供定居点”。
李烨当然不是大发善心,提前撤离广州的胡商,对李烨来说百利无一害,首先,黄巢屠杀这些胡商,是看中了胡商拥有的大量财产,一旦这些财产落入黄巢的手中,必将壮大黄巢起义军的实力,对黄巢军队不利的事情,就是对李烨有利的事情。
其次,一旦撤离这些胡商,可以增加李烨的经济实力,从而利用这些胡商掌握的南海航行资源,间接的控制南海的商路,为李烨南下提前做好经济、军事和地理上的准备。
伊凡和这些波斯商人并不知道李烨这是在忽悠自己,听说起义军要南下攻打广州,看见自己的同胞将要被屠杀,心里都很惊恐。这倒不是李烨在夸大事实,黄巢的起义军在各地烧杀抢掠的事情,这些波斯商人早有耳闻,现在不过是从李烨口中说出来,自然更加认同了李烨的说法。
“郡王殿下此事当真,起义军当真准备南下,我们马上派人南下联系广州的波斯商人,希望他们能离开广州”,波斯商人已经完全相信了李烨的话,不过接下来要怎么做,还没有一个完整的计划,所以他们并没有答应李烨安置这些波斯商人的建议。
历史上黄巢的确在广州屠杀了大量的胡商,只是后世对屠杀的规模争论不休,是十二万、还是十八万,甚至更多,众说纷纭,但是屠杀的事实却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没有人准确的知道,广州到底有多少胡商,可能谁都没有准确的统计过,只要是因为这些胡商并不属于正在的唐人,没有人关心他们的死活。
一件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情,就这样轻易的被李烨敲定下来,敬翔不明白李烨为什么让这些波斯商人加入辽东半岛户籍,为什么会将岛屿卖给这些波斯商人,竟然还划出一块土地,专门安置从大唐逃亡辽东半岛的波斯人,这不是在纵容这些波斯商人吗?
敬翔虽然需要钱,但是在原则性的问题上,还是要让李烨给自己一个说法,否则自己恕难从命。
“郡王殿下,把岛屿卖给波斯商人并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划出一块土地专门安置各地的波斯人,这样做是不是有些过了,而且如果此例一开,其他的胡人纷纷效仿怎么办,还请郡王殿下能给某一个合理的理由。”
划出一块专门的土地安置波斯人,这在李烨的心里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敬翔把这件事情上升到政治高度,大可不必担心害怕,后世世界上遍布唐人街,也没用人说什么不对。
“敬兄坐下来,某跟你慢慢的讲其中的原委”,李烨知道敬翔转不过来这道湾,在敬翔看来这些胡人都是粗俗、野蛮的代名词,不可理喻不可深信,只可以利用严加管理才对。
李烨并不着急跟敬翔解释自己的想法,“敬兄,你说辽东半岛现在缺什么”。
“好像什么都缺,尤其是钱。”
“对,如今辽东半岛是什么都缺,说句不爱听的话,辽东半岛除了人不缺以外,其他的东西都是紧缺的。出现这样的原因当然有许多,我们需要慢慢的积累起来,可能要花上五年、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现在有一个好机会,我们为什么不加以利用。”
“郡王殿下的意思是,这些波斯人有利用价值。”
“当然有利用的价值,他们有些人在大唐已经生活了几百年,做的是长途跨国贸易,这些知识正是我们现在辽东半岛贸易中,最需要了解和掌握的,而他们已经在全世界建立了自己的人脉网络,我们可以利用他们的人脉网络,轻松的掌握长途跨国贸易中的事情,所以说他们留在辽东半岛,对我们来说并没有什么坏处。”
李烨接着又道:“波斯民族也是一个优秀的民族,虽然我们彼此的宗教信仰生活等等,都不相同,但是却并不能认为他们的民族就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