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汪辉祖看看他,笑道,“素知大人两眼洞若观火,看事情鞭辟入里,嗯,综观历朝历代,凡政局动荡之时,或国家革新之时,总也是不测事件的多发之时,总会有人以谋杀为手段,去实现个人企图。谋杀,说到底,成本最小,成效最大,却可搞乱朝局,掀起政海波澜。”

    “先生高见,”魏瑛一挑拇指,不由得对汪辉祖刮目相看,

    “此番话乃国士之语!”

    汪辉祖忙是谦让。

    “汪先生说的是,”由此,魏瑛打掉只说三分话的想法,抛出八分心肠,“皇上也是看到了这里面的危局,才令三位议政王大臣c两位上书房大臣共同处理,皇上的心里,其实就想要一个字。”

    “稳!”两人共同说道,说完,相视大笑,那汪辉祖笑完却看看四周,魏瑛笑道,“汪先生,在我府里,尽可放心。”

    汪辉祖欠欠身子,“当师爷时的毛病。”

    魏瑛道,“不过,有一点我不明白,还请先生指教,”见那汪辉祖摇头,魏瑛道,“这几日不方便到王爷府上,为何四位议政王大臣中没有礼亲王?”

    “礼亲王的二弟是顺天府尹济尔乐,前几日在东华门,刚与成文运吵过一架,说成文运鼓动端亲王搞邪说歪道,不是儒道正统,那成文运为顺天府丞时两人就不睦,济尔乐更是声称要杀了成文运,顺天府尹这位置,谁都想争,但天子脚下,六部九卿比他大的官如过江之鲫,德不配位,必有灾殃,他这么一嚷,谁知会给自己的哥哥带来麻烦。”

    “这是捕风捉影,不能称其为理由吧。”魏瑛道。

    “可皇上不这么看,有人不这么看。”汪辉祖笑道。

    魏瑛正在思量他说的有人,却听汪辉祖继续说道,“现在这个时候,小心为上,任何一点风吹草动,都可以酿成大的变故,虽说礼亲王不参与破案,朝野有议论,但礼亲王自己也提出身体有恙,这样也能平息一部分物议。”

    “这我知道,”魏瑛道,“朝堂上下,都需要稳,虽说成文运案规格极高,但不能满城风雨,人心张惶,牵连面太广,案子有什么进展吗?”

    “求稳,恐怕由不得皇上了,他要稳,有人要乱,况且就现在情势看,京城的军营大半要涉及其中了。”

    “噢?”魏瑛手里的湘妃竹扇放慢了速度,但马上又摇起来。

    “适才我来之前,王爷刚得到的消息,让我告诉大人。这受伤兵士叫程舜,隶属善扑营,救治之后,刑部就加紧讯问,他终于招了,一同参加刺杀的人,却是巡捕营c虎枪营c健锐营都有,就连骁骑营也牵连在内。他昏迷时大喊的那个李之文,本是护军营副参领,西征乌兰布通时,一同参加刺杀的这些人都曾是他的手下,巧的是,这些人都是正红旗,不过,李之文已逃,到现在还没有抓到。”

    “正红旗?”这里面耐人寻味,“不是说还抓住一名刺客吗?”魏瑛问道。

    “这名刺客逃到一家漆器店,扔下弓箭,自刎而死,也为善扑营兵士,也为正红旗。”

    “那,这几人抓到了吗?”魏瑛很是关切。

    “早已逃之夭夭了,那李之文是这些人的主谋,已经下发海捕文书了。”

    “那这个案子是断不了了。”魏瑛道,但凭全是正红旗这一点,不知又要掀起多大的滔天巨浪来,那康亲王杰书就是有一千张嘴,也是逃不了干系的。

    “各省的反新学浪潮,上书房已行书各省,命令弹压,光山东一省就革去秀才功名三百多人,革去举人功名六十多人,抓起的儒生也有一百多名。”汪辉祖竟是叹了口气,同是读书人,竟有兔死狐悲之感。

    “王爷的意思?”魏瑛问道。

    “此案复杂,现在已是牵扯进两位亲王,将来还指不定有多少人倒下呢,”汪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