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大同朝女子的分级,相貌与出身只占了一小部份,最主要的还是看女课。所以教女课的教谕所需费用高昂,只有富贵人家才请得起,好的教谕更是千金难求。

    官府在每个州c县c镇都设有公学,以供普通百姓的女子入读。只是名师大家都被富贵人家请走,所以官学里的教谕水平普遍不高。

    如此一来,越是出身好的女子,女试时等级便越高,嫁的也是高门大族。

    女课分为女工c琴c棋c书c画五类,每一类又分为五等,五等最高。所需费用也是分为五类五等,五类的第一等一年所需十两银子,第二等一年五十两银子,第三等一年一百两银子,第四等一年三百两银子,第五等一年五百两银子。

    普通人家的女子一般也只能在家跟着母亲学些女工了事,只有家境稍好些人家,才有能力去官学。大部份女子,也只能学一二类的一二等女课。

    顾敏上一世只是丙榜,如果这一世想要顺利要嫁入苏家,至少得是个乙榜。女工是要必学的,李嬷嬷虽也能教,只是绣功一般,因着阅历和见识有限,绣出来的东西难登大雅之堂,必须要去官学才行。书课,上一世跟苏佩卿学过三个月,苏佩卿是书法大家,他教的顾敏还没忘,只要勤加练习便也可以了。除此之外,至少还得再习一类,才能在女试中获得较高的等级。

    顾敏拿出钱箱数了数,顾深给的二十两花了十两买房子,还剩十两。另外就是顾老夫人给的一百五十两。

    顾敏想了想,女工目前只有一等的水平,至少要学到三等,那就要一百五十两。琴课需要一把好琴,否则再好的技艺奏出来也不好听。琴的价格昂贵,顾敏买不起。画课所用的颜料不仅昂贵而且消耗大,顾敏也无钱购买。这两者学起来需要天赋,费时也长,所以被顾敏剔掉了。只剩下棋这一类,十两银子只够一年的学费。不过也没关系,到时候买些棋谱自己在家揣摩吧。

    有一天,顾敏跟李嬷嬷吃罢饭,坐在门前绣帕子。顾敏说道:“嬷嬷,我想去女学。”

    李嬷嬷正将手里的针往头发里擦了擦,闻言停了一下,说道:“按理说,小姐早该去女学了,”想到顾涛夫妇和顾深等人对顾敏的态度,她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只是女学里要需要不少银钱”李嬷嬷说着,放下了手中的针线,起身去了屋里,没一会儿拿了一个布袋递给了顾敏。

    顾敏打开一看,里面是三个银锭子。顾敏知道是这是李嬷嬷和离时,邹家给的银子,忙塞回给李嬷嬷。说道:

    “我不能拿这些银子。我那里有祖母给的银子,足够了。”

    “小姐,跟着嬷嬷让你受苦了。”

    “嬷嬷千万别这么说,要不是你,我只怕早已流落在街头性命不保。”

    李嬷嬷听了,心疼地将顾敏搂在怀里,轻轻地拍着她的背。

    汀州在大同朝是小州,只有一万多户,六万多人口。汀州城内只有六千来户三万多人口,州设的女学平日里也只有学生一二百人。每类课都是三天一堂课,一堂课一个半时辰。顾敏选了女工和棋,所以每天都要去女学。

    女学离顾敏她们住的地方不远,李嬷嬷来回都要亲自接送。因着银两都拿去女学交了修金,李嬷嬷又多接了一个绣庄的活,夜以继日地绣。顾敏怕累着她,便跟她说不用接送自己。只是李嬷嬷担心她一个小女孩儿在路上被人欺负了去,坚持要接送。

    第一天上午是女工课,二等女工课共有十来个女孩,小的四五岁,大的则有十二三岁。每人身前一张方桌,顾敏年纪在众人中算大的,个头也最高,所以坐在了最后。

    教谕是一位四十岁左右的妇人,姓宋。宋教谕一张脸略方,中等个头,骨架大,肤色颇深。头发梳在脑后挽了个垂髻,上面插了两根银钗。宋教谕环视了众人一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