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令人惊奇,因为那只不过是对当时实际情况的确认。从1933年1月30日开始,德国的犹太人可以说已成了二等公民。在几个月时间里,由于恐怖,但也常常是由于普遍自发地与周围的非犹太人疏远,他们几乎完全与非犹太居民隔绝。德国的犹太人甚至认为,纽lún堡法对他们是有利的,从此,他们不再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人。犹太人当时甚至提出合作“解决犹太人问题”。

    希特勒、希姆莱和罗森堡一直主张将全部德国犹太人送往巴勒斯坦。这一主张与今天各国排犹分子反对犹太聚居区的犹太人,但赞成建立以色列国的立场是一致的。只是在希特勒时代,还不存在以色列国。最糟的是,英国人强烈反对建立以色列国,并千方百计阻挠(包括使用武力)犹太人移居巴勒斯坦。英国人曾受国际联盟委托对巴勒斯坦实行托管。 1938 年12 月,沙赫特博士曾想争取lún敦同意把德国和奥地利的犹太人迁往巴勒斯坦,但未能如愿。

    1935年,阿道夫·艾希曼被派到盖世太保新设的犹太问题组任职,他的顶头上司是党卫军少校菜奥波德·埃德勒·冯·米尔登施泰因。他开始同犹太负责人进行接触。此时,同化主义者正谈论所谓伟大的“犹太复兴”及“德国犹太人的伟大的建设xìng运动”,他们就犹太人移居的时机问题进行争论,好象这完全取决于他们似的。

    艾希曼就任以后,他的新上司(冯·米尔登施泰因)命令他阅读特奥多尔·黑尔茨尔的《犹太国》,艾希曼读了这部犹太古典文学巨著便很快信奉了犹太复国主义。这似乎是他读过的第一部严肃的著作。《犹太国》深深地打动了他。因而(他后来在法庭上一再申述),艾希曼主张“政治解决”(与“ròu体解决”相区别,前者意味着驱逐,后者意味着消灭),并设法为犹太人争取一块安身之地于是,艾希曼通过讲演和写文章开始在盖世太保内广泛宣传犹太复国主义。他学了一点希伯莱语,这使他能马马虎虎地看懂意第绪语的报纸。他很容易地获得了成功,因为意第绪语是一种用希伯莱文字母书写的德国古方言,每个讲德语并学过几十个希伯莱文字母的人都能看懂。艾希曼还读了阿尔道夫·波霍姆垢《犹太复国主义史》(在法庭上,他把它与黑尔茨尔的《犹太国》混为一谈了)。对于像他这样一个人来说,这无疑是作出了巨大的努力,因为,他本人承认,除报纸外,他从不愿意阅读任何书籍,也从不翻阅家庭藏书(这使他父亲非常失望)。

    艾希曼与犹太知名人士(者犹太复国主义者)的初步接触是十分令人满意的。据艾希曼本人说,他的“理想主义”导致对“犹太问题”感兴趣。与他一向憎恶的同化主义分子和使他讨厌的正统犹太人相反,犹太复国主义者与艾希曼一样,都是“理想主义者”。艾希曼认为,一个理想主义者应是一个为自己的信念而活着的人,一个准备为这一信念而牺牲一切的人。鲁道夫·卡斯特纳博士是艾希曼结识的犹太人中最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后来在流放匈牙利犹太人时,他与卡斯特纳进行了谈判。两人当时达成一项协议。艾希曼让几千犹太人“非法”去巴勒斯坦,作为jiāo换条件,将被遣往奥斯威辛的几十万犹太人在集中营中须保持“秩序和平静”。此外,这几千幸免于难的人将从这一协议中得到好处。这些人是犹太名流和青年犹太复国主义组织成员。用艾希曼的话说,他们是未来犹太国的“最佳生物原料”。

    1937 年,艾希曼陪同党卫军少校冯·米尔登施泰因的继任人霍伯特·哈根前往巴勒斯坦视察犹太人的安置情况。

    1938年3月,艾希曼从巴勒斯坦回来后被海德里希派往维也纳,以一种新方式组织移民。当时在德国流传说、想离开德国的犹太人可以离开,但也并非必须离开。在新近并入德国的奥地利,艾希曼所承担的任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