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6)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荷再次点头,道:“陛下今年十三岁,现如今还是太后垂帘听政,同几位顾命大臣一起理政。我猜”玖荷想起上辈子太后不甘心放手搞出来的烂摊子,道:“这两次的考卷多半是考孝道。”

    陶行方才已经翻了两张卷子,现如今看着玖荷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来了。

    玖荷给他倒了水,又给手炉里头换了新碳,用若无其事的语气暗示道:“不管是主持乡试的学政,还是主持会试的钦察大臣,这么些年,可从来没有人当过两届考官的。”

    陶行刚想反驳殿试不一样,殿试从来都是陛下出题的,可是忽然想起来太后垂帘听政这事儿来,六年之后轮到他科考之时,陛下已经年满十九岁,无论如何都该亲政了,那个时候肯定不会再考孝道了。

    陶行嘴紧紧的抿在了一起,果真是三个理由:时机c内容,还有出题的人。他忽又站起身来冲玖荷深深的鞠了一躬。

    “若不是你给我答疑解惑,我怕是要误会祖母了。”

    玖荷看见他面上严肃的表情竟然跟陶大人有了几分相似,当下闪了身子没受他的礼,道:“我不过是个丫鬟。”

    陶行也没强求,只是道谢两声越发坚定的读书了。

    玖荷收拾了东西出来,回到后院不由得又看了看小姐的屋子。

    少爷虽然是个软耳根子,却能明辨是非,也听得进去话,可是这小姐

    “鞭炮c赏钱c茶点c红纸。”谢伯伯兴奋的原地转起圈来,又看着玖荷道:“这年纪大了脑子就是不好使,快来帮我看看还缺了什么没有?”

    “没缺了。”玖荷笑道:“谢伯伯记性可好了,该准备的东西都备下了。”

    “快都坐下!”老夫人一脸的笑意,半真半假的训斥了一句,“闹得我都头疼了!”

    谢嬷嬷端着茶出来,见状笑道:“少爷说去看榜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

    依依接过茶杯,用茶杯盖子稍稍撇了撇茶叶,这才递到老夫人手里,道:“弟弟这次是必定考中的,只是不知道是什么名次。”

    “听说陶大人当年头一次科举,参加县试便考了案首,少爷是大人的儿子,又是得老夫人亲自教导出来的,想必也是个案首。”玖荷兴高采烈道。

    老夫人放下杯子,虽刻意板着脸,不过却是止不住的笑容,还有不住上翘的嘴角,道:“你们太过张扬了,不过一个县试,什么都算不上呢,一大早就拉着我在前院等着。”

    说着她又看了看地上放着的红鞭炮,道:“若是他过了院试,考中秀才了再庆祝一番也不迟,这才是县试——”

    “知道了知道了。”玖荷上前扶着老夫人在椅子上坐下,“您看买也买了,搬也搬了,我们这一大家子老的老小的小,再搬回去也得费上好大一阵子功夫。要么您先坐着,我们慢慢的收拾?”

    老夫人又道:“嗯,不过赏钱茶点什么的不用收了,他今日去看榜,必定有人先跑回来报信的,总得给点跑腿钱才是。”

    有点口是心非,玖荷跟谢嬷嬷对视一眼,一起笑了起来。

    “恭喜恭喜!”

    两人还没笑完呢,就见外头跑进来一堆大概五六个看着不过十来岁的童子,进来便一起拱手作揖,学着大人的样子冲老夫人行礼道:“恭喜老夫人,您府上的陶公子县试过了,还被县太爷钦点为本县的案首!”

    “这可太好了!”依依一下子从椅子上起来,双手不自觉的捏着手帕,眼睛里似乎都有泪光了。

    “快快快!”老夫人道:“快取些点心茶水来给他们用,这一路跑的,气儿都不匀了。”

    玖荷急忙端了茶点上去,得了一声谢。老夫人又抓起桌上堆好的铜板,给他们满满塞了一手。

    “这可真是太好了!”玖荷不由自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