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人之初,性本善。

    多少人小时候背诵三字经时的经典之句,这也让很多人在还没有真正接触社会险恶时保持一份纯净的天真。

    甚至,许多人一直坚信着,之所以有恶人,也是因为受到社会负面的污染,才渐渐变得不再善良。

    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顾前认为恰恰相反,他是人性本恶的坚定拥护者。

    殊不知,人也是生物的一种,在孩童时期,各种生物的本能都不受教条的牵制,不受世俗规划的束缚。

    他们可以因为好玩而把一只只蚂蚁随意碾死,可以嬉笑着挥舞着榔头将同样刚刚孵出的小鸡捶成一滩肉糜,然后朝着大人邀功。

    他们可以毫不掩饰自己对自己喜好之物的占有欲,可以为了一粒糖果而大打出手。

    同时,他们也是懦弱的,受到欺负也会寻求大人的庇护,甚至唆使家长去教训他的‘敌人’。

    他们虽然不知这些是恶,却依旧在行恶之事,是天真的流露,也是罪恶的笑魇。

    只不过随着时光的流逝,受到世俗教条的灌输,而逐渐被这种种规则束缚,知道,自己要行善之事,才不会被这个社会所抹杀,渐渐被‘善’化。

    但只要日后涉及到自己的利益乃至自己所珍视之物,哪怕最善良的人都可能随时暴露出掩藏在心底深处的恶性,诸多犯法之人,有几个不是因为这种恶性的冲动,才踏上这条不归路。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主张人性本恶的,是荀子。

    荀子名况,字卿,战国时期赵国人,比孟子小70多岁。孟子死时,荀子才10多岁,还是个孩童。

    荀子论述“人性本恶”,相对孟子的“人性本善”,是一个进步。既有逻辑,不像孟子信口雌黄;又有论证,不像孟子胡搅蛮缠。与孟子明显不同的是,他对人性下了定义:“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

    就是说:性,是天赋的c与生俱来的原始质朴的自然属性,是不待后天学习而成的自然本能。与“性”相对的是“伪”。“伪”是人为c后天加工的意思。

    比如,仁义礼智信就是“伪”,是人为教化的结果。他认为:“性者,本始材朴也;伪者,文理隆盛也。无性则伪之无所加,无伪则性不能自美。性伪合,然后成圣人之名,一天下之功于是就也。”

    荀子明确把人性限定为人的自然属性:“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c桀之所同也。”而把仁义礼智信归结为“伪”,是人的社会属性。

    他认为:性是恶的,伪是善的。如何使人由恶变善呢?荀子认为要通过后天的礼仪教化来“化性起伪”:“人之性恶,其性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仁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

    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化之化,礼仪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由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

    他认为:凡人都是好色好利c憎丑恨恶的,这些都是人性本恶的表现,如顺其自然发展,社会就会充满争夺c残暴c。

    因此,必须用师法教化c礼仪规范来使人向善,但善不是“性”,而是“伪”。

    荀子对孟子的“性善论”给予了批判:“孟子曰:‘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