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7/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谈天下,言谈间更觉得这苏衡吐属不凡,乃是世间劲敌,敌意中又有了三分欣赏。

    这时上官怀思走上前来,递上一柄如意,道,“父王方才嘱咐,苏世子原来不易,原该在我蓉城多盘桓几日,奈何世子执意要走,也不能略尽地主之谊。我西疆僻处蛮荒,远没有什么好东西,这柄如意乃是城西玉川所出凝玉极品,如此成色百年才能一件。又经城中巧匠细细雕琢了才成这一对。这一柄送给世子您聊表寸心,另一柄就送与二弟妹。世子与公主兄妹同心,也不辜负这一对如意了。”

    苏衡一口饮尽杯中残酒,大笑着接过,赞道,“素问玉川所出清玉与凝玉乃是世间珍品,如今得见,果然好玉!”说着出乎于众人意料之外,忽然纵身跃下夕照台,稳稳落在台下一艘小船上,高声道,“多谢诸位盛情,这如意苏衡笑纳了。”顿了一顿,往朝晖堂后头的重重飞檐静静一望,又道,“王爷再见这柄如意之时,便是再会之日!”说着便对惊怔在当地的船夫道,“走罢。”说着竟翩然远去,浑不顾台上其余随行之人,意态潇洒已极。

    台上众人皆是惊讶,连上官启与上官怀慕也不知苏衡此举是何意。却有一人在灯火阑珊处自斟自饮,慢慢品着酒,微微地笑了。

    您果然没有叫我失望。不消多久,这柄如意再出现在蓉城的时候,与您一起来与永靖王会面的,还会有十万铁骑吧?您今日带着不舍与悔恨离去,他朝您会携风雨而来,彻底将这片土地洗刷一新。到那时,我和您的愿望或者都能够实现。

    且不说朝晖堂前热闹,此时鸾凤阁里却是安静。自怀慕出去之后,撒帐的侍女也便都鱼贯而出,只留下侍书、翠墨与童嬷嬷三人陪着青罗。童嬷嬷服侍着青罗将发上的珠钗金钿尽数取了,乌油油的长发披散下来,只在脑后用那一对青白玉荷花钗重新轻轻绾了半数头发。此时青罗揽镜自照,只觉得那一双莲花在灯火下更是光彩流转,虽没有别的装饰,也自有一种高贵傲然。

    童嬷嬷见青罗瞧得欢喜,又凑趣儿道,“这荷花呀本就是和和美美的好意头,世子妃戴着这一对儿,以后更能与世子夫妻和合呢!”

    青罗笑问,“我前日听嬷嬷说,这玉钗乃是先王妃陪嫁?果真是好东西呢。”童嬷嬷笑答,“是呢。只是还不止如此。前几日我对世子妃您说,这是王妃家中从北疆带回来的绝品。其实这只是对外头人说的罢了。这玉钗呀原是蓉城所出的清凝玉制成,王爷当初对王妃一见钟情,遂赠了这一对玉钗做信物,叫每日戴着。只是清凝玉素来只王室可用,柳家虽是将门,也是不得僭越的,故而王爷只叫人说是家中自北疆求来的。清凝玉本就稀罕,众人多不识得,也就罢了。”所谓清凝玉,乃是更在清玉、凝玉之上的绝品。玉川所出之玉,有清澈如水翠色如滴者,名清玉,又有凝雪欺霜莹白无瑕者,命凝玉。更绝的是,偶然有青白二色集于一体的,翠色清透,雪色柔润,有相互渗透交融,甚是奇特,是以众人赞赏不绝,因荟萃了两种美玉的特质,故名清凝玉。青罗所戴的这一对钗,便是清凝玉的极品。更兼匠人心思奇巧,琢磨成了这一对出水莲,更是将这青白二色纤尘不染、高贵清艳的特质表露无疑。

    童嬷嬷又道,“原是老奴糊涂,先日给世子妃送妆奁,竟没和您说实话。回去想想,大是不该。如今您已经个世子成了婚,夫妻一体,我还瞒什么呢。其实这话说出去本也没什么,王爷和先王妃情谊深厚是众人皆知的了。只是王妃是谨慎人,只说王爷对自己好每常越了规矩,还是不要伸张的好。只是可惜——”

    童嬷嬷的声音渐渐清下去,末一句青罗却是没有听见。只觉得嬷嬷神色有些不好,只倒是年纪大的人忙了这些日子有些乏了,遂道,“嬷嬷累了,我这里有侍书翠墨服侍就好,您下去歇着吧,这些日子也生受了。”童嬷嬷自觉失言,见青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