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11)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丹,层层迭迭,穿金缀玉。然而镜中的女子满眼的空白,是什么样的锦绣繁华都填不满的。装饰得再华丽又有何用?两月后到蓉城,也是满面尘灰。就算艳绝天下又如何?她是去和亲,而不是出嫁。她不能指望张敞画眉,琴瑟在御。菱花镜里,她眉如轻烟,眼波如水。十六年的春秋飘然而过,将映上千里的沧山泱水。她将会是一个精致的偶人儿,轻盈微笑着旋转跳舞,却不动那一颗冷如盘石的心肠。她知道这是唯一自保的方法。没有牵挂,不喜不悲,才可以平安。

    一切就绪,嬷嬷们引着她上了王府的车舆往宫中去,侍书翠墨侯在宫外,只等她和世子出宫来便同赴边疆。上车前,她瞧见紫曼上了另一辆车舆,衣饰更是清淡简素的紫曼判若两人。

    一路上,青罗只听见车轮辘辘地响,隐约像是从市集中穿过,听见了扰攘的人声。过了一时,却是越走越静,车速也越来越慢。忽然停下来,老嬷嬷打起帘子,扶她下车的却是苏衡。下车打量,已经是宫禁之地。金色的琉璃瓦闪着富丽堂皇的光,朱墙上开着深深的门,通往不可知而神秘的地方。一群太监宫女迎过来,她与紫曼、苏衡随着前面的太妃、王爷慢慢行去,不敢说话也不敢错了规矩。

    良久,她终于到了这个帝国的中心。金殿上帝王高高在上,面容在十二玉旒后看不清楚。她们行了大礼,听着太监尖细的嗓音宣读圣旨。

    “南安王长女苏青罗,德行素着,娴雅端庄。特封为涵宁公主,赐婚永靖王世子上官怀慕为世子正妃。特遣南安王世子苏衡送嫁。”

    “南安王次女苏紫曼,秉性柔嘉,端娴慧至,册为妃,赐号闵,授金册金印,以昭贤德之范。”

    短短两道旨意,就决定了两个女人的一生。紫曼青罗跟着王爷和太妃叩头,三呼万岁。这一拜,对于她们的意义却完全不同。紫曼这一拜,是永远地将一生留在这里,而青罗这一拜,则是永久的诀别。

    公主和亲是社稷大事,循古礼,君王与文武百官一同送出宫门,浩浩荡荡,旌旗翻涌,直送到都城外定云江边。城外芳草连天,江水漫漫,楼船十余艘静静泊在江面上,也是华丽耀眼。

    青罗跟着苏衡再次向君王和已是贵妃的妹妹,还有父亲祖母行礼告别,抬眼的瞬间,瞧见了紫曼的眼睛,是和自己一模一样的空洞与平静。

    一拜故国千里远,山山水水长相忆。

    二拜君王不负恩,惟愿社稷永安宁。

    三拜手足今生已,愿与结取来生缘。

    此去山河千里,各自珍重。

    最后,是苏衡执了她的手,慢慢引她上了船。他的身上熟悉的清明晚粉的气味,叫她觉得略略安心。远处的城门和仪仗都已经远了,只有那无边的芳草萋萋,深深浅浅的碧色盈盈,是春的消息。天边满是云,暗暗淡淡的珠灰,只有天尽头,不知谁家孩童放起了风筝,瞧不清楚是什么花样,忽而有一个断了线,飞到江水的那一边去,终于消失不见。楼船缓缓地划过江水,逆着江流西行,往西望去,仍是无边的春草,无边的江水,仿佛没有什么不同。然而终究是不同了,整个人生,整个命运,都彻底的变更。除了身边那若有若无的清明晚粉的气息,是唯一的熟悉,也是陌生的熟悉。

    青罗在这条船上已经呆了十天。眼前的景象已经熟悉,定云江江水茫茫,江风卷着如云攒聚的飞鸟,沿着定云江一路逆流向西,便是蓉城,是西疆。她晕船的毛病已经好了,如今她终日里呆在甲板上,看两岸的阡陌纵横,和极目之处的青山。她渐渐喜欢上这样的感觉,天地浩荡苍茫,襟带江风,足履江潮,广川之上破浪乘风的壮烈,远远不是芙蓉浦里小楫轻舟的轻艳可比。除了第一日,她再没有穿过那一身枷锁样的礼服。因是喜事,她常穿着一袭纯红的衣衫,广袖翩翩,裙裾飞扬,一丝花样也无。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