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文道长所倡导的,正是这样的实业振兴之理念。如若青城一垮,则国家再无振兴之望了。”

    司元道:“实业救国固然是个不错的主意,然而那只能是沦为某些人榨取民脂民膏的工具。今天中国要想中兴,必先开民智,民智未开,一切作为皆是水中月、镜中花,毫无根基可言。中国的底层百姓就是这么奇怪,他们的利益每天都被损害,却仍不自知。所以真的要救国,四个字,开智节用。民智一开,人民就能想尽办法生产生活。勤俭节用,是因为土地有限、资源有限,只有这样大家才能可持续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下去。”

    第十三章 富国

    蒋观听完,笑道:“他们两个的观点都说完了,古公子怎么看?”袁通却抢道:“他和叔元同出一门,都是‘存天理,灭人yù’的主,这还有什么可说。”

    古羽正色道:“文通兄何故无缘揣测。当年大小二程是为亲兄弟,尚且思想上有许多分歧,何况我与叔元此前从未相晤。依我说,二公适才所言,皆有未尽之处。文通兄说实业可救国,然而若无适当制度予以配合,则必使巨商寡头敛财自肥。殊不闻荀子曰:‘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也’,说得再贴切不过。叔元讲开智节用,却是使天下陷贫困之举。孟子曰:‘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天下出土甚众,使用得当,自然富足,一味节用,岂不落入墨子之忧了。”

    “如果要我说,救国之道须另四个字,叫‘乐以治心’。所谓‘不爱而用,不如爱而后用;爱而后用,不如爱而不用。’所以治国之道,乃使‘耕者乐田,战士安难,百吏好法,朝廷隆礼,卿相调议’,经商之道,亦是如此。人对生活必需品的需用其实有限得很,五亩之宅、鸡豚之蓄、百亩之田,已是富足之家。所以要维持商业繁荣,仅靠实业及其技术创新是不够的,而是需要‘乐’。一件商品,人们不光是需要用它,而是在用的过程中更加的爱之乐之,它才能保值增值。也只有让这样的商业兴盛,国家方可长久繁荣。”

    啪,啪,啪……他一说完,蒋观就忍不住击掌赞道:“我就说上次是董全知那帮人捣乱,没听到古公子的高见。今日这番话,才算不负田无锡开山大弟子的盛名啊。”袁通虽然还没完全接受古羽的说法,也不得不赞道:“古公子学识口才无不是上上之人,在下佩服之至。”

    其实古羽于商道并无多少经验,只是上次听过方任侠大谈他的儒商之论。那次方任侠讲,最上等的商人是儒商,他们贩卖的是无形之意。这一观点古羽自己仔细一琢磨,自然就与荀子的“爱而不用”思想连在了一起。此时他将这些道理引经据典讲出来,当然就博得了满堂喝彩。

    司元忽然上前,向着古羽长揖及地,道:“古公子虽比我年幼,但乃是师尊开山弟子,自然也是我的师兄。上回仓卒,未及见礼,今日补上,望师兄莫怪。”古羽起身还礼,道:“叔元广兴教化,是我门中的骄傲,不必多礼。”

    古羽又与他说了一些田秀才的近况,这才问道:“今天来有一件事倒要向叔元请教。我听说成都的乡试时常有舞弊发生,不知可有此事?”司元回头看看蒋观,道:“不瞒师兄,成都乡试舞弊之盛,天下恐怕无出其右。就是上次你见过的那个解元公,也有一半是靠作弊的。”古羽皱眉道:“这却无人能管吗?”司元道:“参加乡试的多是成都富商的人,相信花公子也告诉过师兄这些人的出身背景。他们拉帮结派、只手遮天,可以买通贡院的监考官,可以让朝廷派来的学政变成瞎子、聋子。总之,科场黑暗已是久历之弊。我也只能尽力多教这些举子们一些仁义之道,希望他们以后不要错得太远。”

    袁通道:“不过这次特科,蒋公请了一个极有魄力的主考官来,说不定能一扫yīn霾呢?”蒋观道:“不错。去年我云游至成都,见了科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