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执拗、一根筋,哈哈。”
古羽讶道:“他们?”老和尚只顾大笑,却不回答,径直往庙里走去。
快到庙门时,老和尚忽然转过身来对古羽道:“进来吧,我给你讲讲,省得老受那个腐儒的欺负。”古羽依言便随老和尚来到庙中,二人找了个地方坐了下来。
老和尚打了个酒嗝,方开始讲道:“你既然要决意学那腐儒的学问,就应该明白,腐儒们也是有境界上的差别。最低一层称作‘学子’,是个读书人都在这一境界上。往上一层则称作‘儒者’,然后是‘君子’、‘贤人’、‘大师’。如果达到了大师的境界,那就可以主宰世人的思想了。在北宋时期,有五个人达到了这一境界,被称作‘北宋五子’,张横渠就是其中之一。”
“张载,号横渠先生,因为一生主要居住在关中,故此他创立的一个学派便被世人称为关学。张载年轻时本是想从军打仗的,他去找了当时正在延安督军的范仲淹,结果范仲淹却叫他还是从文吧,让他回家好好读《中庸》。于是张载便发愤苦读,最终成为了宋明理学当中气学这一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都记录在《张子正蒙》这本书中。人们都说朱熹的思想叫做‘理气论’,这个‘气’便是从张载发端的。”
“要说,他的思想也很简单,就是这一个‘气’字。据他说,气是充塞于宇宙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是气,我们之所以看到的、听到的、摸到的东西都各有不同,那是因为气的存在形态不同的缘故。其实,如果就说到这里呢,我和尚也是认可的,可他又说除了气占据的地方之外,就没有‘虚空’的部分了,这可就大错特错了。”
老和尚越讲越兴奋,到后来简直是眉飞色舞。
古羽在旁听着,对理气论他还没有太多的认识,只有留待日后再慢慢去学了。此时,他倒是对这“境界”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他问道:“你说的那些个境界,要怎么样才能达到呢?”
老和尚道:“腐儒们的四书五经中排名第一的叫《大学》,这本书一开篇就给出了修行的法门,那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如果你完成了‘修身’的法门,就可以从学子进阶到儒者;完成了‘齐家’,则从儒者到君子;完成了‘治国’,则从君子到贤人;完成了‘平天下’,则从贤人到大师。”
“那先生达到什么境界了呢?”古羽忙不迭地问。
老和尚笑道:“他呀,本来是可以成为大师的,可惜脾气太臭,啧啧……”
古羽点点头,便在己心中细细琢磨起这不同境界的含义来:“大师的境界,主宰世人的思想?”
琢磨了半天,就听古羽又问:“那你觉得,我能成为大师吗?”
老和尚一直在斜睨着眼看着古羽的表情变化,心里也自然猜出了他的想法,此时听他问,便哈哈大笑起来:“当然能,任何人只要他起心,都能成为大师。可是,要成为大师,便要经历无数的苦难与折磨,艰难程度不亚于唐僧西行路上的九九八十一难。你觉得,你能做到吗?”
古羽听他这样说,心中的执拗气再次升腾上来,便坚定地回道:“我能!如果走这条路,能收获到我想要的快乐,那我就能一直坚持下去。”
他说话时脸上坚毅的表情,远超出八岁小孩所应有的气质,就连老和尚也不禁一诧,脸上的笑意也有些凝固起来。半晌,才听他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你若真能坚持,那便是儒门之福、天下之幸了。这一条路,能走下来的人,个个都超越了世间最高的存在,为万世所景仰。小子,你还是好好想清楚吧,这条路,绝不是常人能走的。”
古羽便点点头,只将这番话记在心中,不再多言。
(按:看到“哲学”二字,读者不必惊慌。哲学的命题在本书中只是推动情节发展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