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零售价在1万日元以上。作为同行业小弟弟的三洋电机,要战胜老牌厂商,就必须把价格降到1万日元以下。

    企业竞争优势内部革新优化是关键

    井植熏制定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年产量为78万台。而当时日本生产收音机的头号厂商松下公司,家庭型收音机的年产量也不到5000台,一般厂家更是只能生产到3000台以下--如果井植熏的这个大批量生产的计划能够变成现实,那么生产成本就能大幅度降低,价格便具有竞争力。

    井植熏认识到,真空管是收音机的心脏,它的价格要占收音机出厂价的18%左右,如能争取到真空管专业厂家的理想价格,收音机成本下降也就有了保证。但是,他找了好几家厂商谈判,结果都没谈成。

    井植熏直接找到新日本电气公司的总裁片冈,说:"我们三洋公司打算生产收音机,问题是真空管的价格,你能否按我收音机的出厂价的10%卖给我?"片冈很是疑惑地看着井植熏,问他:"那么你的收音机打算卖多少钱呢?"井植熏笑着说:"这是企业秘密,我将在收音机首批销售日前一天晚上告诉你。""什么?"片冈被弄糊涂了,"这样的生意我可从未做过。"但是,片冈毕竟是个商人,熟悉收音机制造流程,也知道真空管的售价一般是整机的8%,而井植熏出的是10%。他盘算后,说:"按出厂价10%定价这个条件我接受,只是你不能把收音机价格定得太低。"

    井植熏大笑起来:"这是收音机嘛,价格哪能太低呢?太低了我还能赚钱?我有钱赚的话,你不也有10%的份额吗?"井植熏的这种谈判方法虽然有点像在打哑谜,但却充分考虑到买卖双方的利益,双方都有利可图。片冈在考虑再三后,报出了价格的下限,不低于600元。这是接近成本550元的极限价。如果井植熏一来就明说出600日元的买入价,那么谈判极有可能要破裂。当然,井植熏这时心中盘算出厂价已是7000日元左右。这个价格既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也不会辜负片冈的大力协助。

    真空管价格的谈判圆满地得到解决。还有一个难题是外壳设计。当时的收音机,都是采用木制外壳。由于制作复杂,大部分为手工cāo作,一年内要生产出七八万个木壳,难度极大,而且成本也很高。这时,恰逢塑料工业在日本一夜之间崛起,井植熏灵机一动,用塑料做外壳,不是又漂亮又便宜吗?他急忙找到积水化学公司商量,经过多次试制,第一台用塑料外壳装配的收音机终于制造出来了。

    1952年3月,三洋公司生产的SS-52型收音机上市了。它的市场零售价为8950日元,大大低于日本国内同类型收音机的价格,而且塑料外壳非常新潮。这种"价廉物美"的收音机很快就赢得顾客的青睐,三洋电机由此也声名远播,全国的老百姓都知道了井植熏的大名--三洋新型收音机的销售直线上升,当年就达77万台;第二年又猛增一倍,达到158万台,其市场占有率跃居日本第二,仅次于松下公司。

    在收音机上一pào打响后,三洋公司并未就此止步。1952年三洋公司开发研制出自己的第一台桶状搅拌式洗衣机。就在将要投入批量生产时,井植熏听到一个信息,英国胡佛公司制造出了一种新型的涡轮喷流式洗衣机。以往的洗衣机都是搅拌式,靠搅拌翼的旋转来洗涤,而喷流式则是通过涡轮旋转产生强大的漩涡状水流进行洗涤,对衣服磨损小,且去污力强--这无疑是洗衣机的新飞跃。于是,井植熏断然决定,停止搅拌式洗衣机的生产,集中全力转向研制喷流式洗衣机。

    1953年8月26日,三洋公司终于研制出了日本第一台喷流式洗衣机。这种被命名为SW-53型的新型洗衣机具有占地面积小、洗涤时间短、省电、省水等明显的优点,而且售价只有搅拌式洗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