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何不尽一点绵薄之力。他抓住时机,克服困难,多方收集购买大批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剩余物资与医yào,然后冒险将它们源源不断地运到祖国内地,既支援了中国的抗美援朝及经济建设,又从中赚到一笔财富,为他的日后发达奠定了基础。这段经历,建立了他与祖国内地不寻常的关系,成为最早的"红色资本家",霍英东眼光独到,不仅会赚钱,更具有东方商人的正义感。

    第17节:一石激起千层浪

    作者 : 张剑

    霍英东是最早看到香港房地产发展与增值前景的人之一,也是最早起步的人之一,并从中尝到了甜头。

    敢为天下先--瞄准地产、淘沙大打出手

    从事海上军需物资的贸易,使霍英东积累了资本,接着他便在香港纵横地产行业。霍英东在地产生意中赚得盘盈钵满,从此便拥有了再投资的巨大资金。霍英东的钱,他不埋到地下去,也不存在银行过享福安闲生活。他拿这些钱一次次地向内地投资,促进祖国的现代化事业。

    1954年12月20日,霍英东建立的房地产公司开业。客厅里,供奉着能带来好运的财神爷,两旁红烛高照,门外张灯结彩,鞭pào齐鸣,香烟袅袅,霍英东与母亲正满面春风地接待前来的客人。开业后,霍英东的香港立信建筑置业公司倾其所有,加上借贷,以120万港元在铜锣湾买下一幢大厦,开始走向房地产业。50年代初,像霍英东这样看地产业的人在当时鲜为少见,即使他们慧眼识珠,但由于香港的投资机会较多,没有多少人真正在此行业下注。早期的房地产投资人少,竞争不激烈,霍英东如鱼得水,左右逢源。他将建造的楼房出租,再贷款,买下一些旧楼,拆掉后重建新房,然后出售。再将购得土地出租或出售,将房地产业逐渐做大,财富逐渐多了起来,并进一步向其它领域扩展。房地产是霍英东致富的第一个重大转折,如他自己所说:"从此翻开了人生崭新的、具有决定xìng的一页。"经营房地产业显示了霍英东独特的经商技巧和创新精神。创业初期,资金困难,本小的霍英东只能不断进行房地产的买卖,决不能让投资沉淀在售不掉的楼房中,否则就会倾家dàng产。为了加快资金周转,必须大力销售楼房,售楼技巧尤其重要,有许多好的房子,环境与地理位置条件都不错,总是卖不出好价,开发商的资金捉襟见肘。

    霍英东反复考察市场,精心研究顾客购房心理,终于发现传统的销售办法对买卖双方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他这样对记者说:"以前只有有钱人才能购置房屋,如买一幢楼,你要先准备几十万的现金,一次付清,一手jiāo钱,一手jiāo屋,少不得一分一毫,拖不得一半会儿,一点通融的余地都没有。而有钱的人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家因一时拿不出大把钞票来,买不起房子。有钱的人,也难免会有资金周转不开的时候,这种房地产生意对买卖双方来说都很不利。"

    为了扩大购买对象,刺激人们的购买兴趣和提高购买能力,霍英东推出了一种新的楼盘jiāo易方式--楼房预售,俗称"售楼花"。客户预期现款方式jiāo付10%的定金,就可以购得即将破土动工兴建的楼房,用于住或出租都由客户选择。也就是说,买一幢10万港元的房产,只需首付1万港元的现金就可以买到居住权,剩余的款和利息按合同进行分期偿还。

    实际上,如果建房成本是售楼价1/3的情况下,同样的资金预收款,就可以兴建4幢楼房,房地产会越做越活,效益日增。霍英东并没有沉醉在胜利之中,他很快又组建了一家上市公司,从股市上融资,以增强开发实力。公司上市获得成功,他的房地产生意越来越兴旺,一跃成为香港房地产界的巨子。霍英东不仅在财富上获得了丰收,也得到了社会的肯定,香港房地产大亨们一举推举霍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