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瓦房,是汉族传统民居建筑。因为宽敞明亮,冬暖夏凉的特点在全国流行。此种房屋因用瓦盖顶而得名。放瓦的方法很独特,弧形瓦凹部向上,凸部向下,层层相压,在两瓦交界处,再以泥封实。北方瓦房房顶坡度适中,一般不超过45度;而南方因雨水多,坡度比北方房顶大。而房顶由三角架支撑(根据勾股定理),多用常见树木主干造(榆树,槐树,杨树等)。曾经去过北京,逛过胡同住过几天的四合院。心理暗暗比较过,瓦房的建筑结构几乎一致,只是整体的布局不一样而已。

    南城的农村,在1999年几乎都是一层楼高度的瓦房为主,而大坟村这么一个相对贫穷的村子更是难以找到一所像样点的小平房。到了现在2015年了,瓦房对南城这样的二三线城市来讲,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南城农村的主要房屋都是小洋房,小别墅的建筑样式。短短十来年的光景,青砖红瓦的传统民居的样式已经慢慢地淹没在社会发展势潮之下。

    师爷苏的叔叔(沈伯)是我家旧时的邻居,算是看着我长大的。沈伯家里并不富裕,是个农民。我们两家就只相隔一条巷子。他倒是个十分热心的老人,可惜他年轻时在塘里炸鱼,活生生炸断了一只手,加上家里又不富裕,一直讨不上老婆,所以无儿无女。沈伯跟村子里的人一个样子,都是过着日耕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幸好临老的时侯遇上从香港回来的有钱侄子认祖归宗,也不至于落得个无人送终时的凄凉下场。

    沈伯死了之后,师爷苏便继承了他的故居。师爷苏在那个年代就有自己的小轿车和大哥大,在那时的大坟村可是件了不得的事了。但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这个家底富裕的侄子竟然就住在青石镇的大坟村那破旧的瓦房。并且没有拆了老屋重建,只是简单地修葺加固了瓦房,还在地板贴了瓷片,更换了家具,加建了一个卫生间。虽然修砌过后比起大坟村绝大多数的民居要整洁舒适不少,但我们这些外人看来,根本就配不上师爷的身份。

    而且这个师爷苏也是个怪人,年龄六十余,也无老婆子女。或许是有的,只是我们不知道而已。这老头长相普通,身材发福。但作风很低调,习惯深居简出。我在乡下住的房间就对着他家的门口,所以很清楚他的作息情况。他家里的灯经常亮到半夜两三点,也没见过他有什么朋友到过他家。平时邻居见面,我们跟他热情地打招呼,他也就是点头回应一下,绝不多言。

    98年某日,从新区学校宿舍回乡下。父亲就告诉我,新来的邻居死了。因为醉酒驾车。

    师爷苏的车冲进了入村马路边的鱼塘,活活溺死的。而这个鱼塘曾经永远的让师爷苏的叔叔失去了一只手臂。他这种死法听起来很滑稽。但村子里几乎没人跟这个香港客相熟,也就没人多管闲事去探讨,更没有人为他真实的死因去追究。

    可这个孤独沉默的发福长者死后,却来了一群称是他朋友的人为他披麻戴孝。没人知道师爷苏的过去,背景和为人,他至死也是个神秘的人物。

    那天,我替父亲爬竹梯摸上师爷苏的旧居补瓦。揭开瓦片的时候意外的发现了一点东西。支撑房顶的三角架上那根作为房梁的榆木已经很是陈旧,但却长了个痕迹像是新挖不久的凹槽。凹槽上有个黑铁盒。而站在那房子的室内的话,无论任何一个角落,任何一个角度都完全看不出房梁里边藏了东西。

    农村地方一般把家里的贵重物品以及软细地契藏在换季的衣服堆里,但容易被老鼠咬掉。也有的人会藏在灶头的暗格,更有人在建房子的时候就在墙面上留一个暗藏玄机的位置。在那个年代,保险箱并没有那么发达。更不会有武侠小说,美国大片中那种三次按错密码,盒子内就会有酸液流出腐蚀里边物件的机关箱。

    我从房顶揭开瓦片看到梁木的凹槽,便是心里通透。我并不惊讶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