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正,生活科科长。长白山的生活事宜归公家管的,就是他当家。生活作风他不管。
房子,卢山版的追求是全独用四明三卧室住宅一套。全独用?卢山在非全独用的长白山医院系统公房里已经住了将近八年。何谓系统公房?上海当时需要付房租的公房制度里的一种,是由各个局的条线系统,如卫生局c建工局c机电局c仪表局c纺织局c轻工局,自行建造和管理的公房。另一种公房就是直管公房,由“现管”上海房地局蔡育天们直接管理。两种公房数量的比例好像是二八定律,系统为二,直管为八。非独用,就是形形色色的合用。建国以后上海历年建造的的系统公房,有各种合用的设计。千万不要奢想卧室合用!合用的是厨房c卫生间。有两户合用,有三户c四户合用不等。卢山八年前搬进的系统公房,合用的很有创意。厨房三户合用c卫生间(像公共厕所)六户合用c走廊九户合用。这是个建国版的三六九!这种有点像集体宿舍的住宅,在小说开写的时候还是为长白山的后来人居住着。可能不会成为景点,就简单叙说一下,《地产家园》嘛,说到房子,总要不吝笔墨。卢山追求的四明住宅,是他从20世纪80年代建筑专业杂志上看来的当时发达国家已经普及的人居住宅要求——明卧c明厅c明厨c明卫。三卧室,自己和小眼睛老婆一间c儿子结婚一间,给孙辈留一间。
儿子,就是自己找来娘子以后,一起精心设计c精心施工的爱情结晶,和卢山自己一样的男人——娘子生产前做b超是可以看见贝贝有花生米(医院b超俗语,男孩的小)的人。卢山有一个儿子,读书工作,顺风顺水。
倒叙法的最后部分该讲一讲卢山的助人为乐了。我们已经知道卢山的助人为乐是中国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孟之道并不深奥,只是小说还是要通过故事来阐明卢山的助人为乐。卢山的助人为乐故事,有好几箩筐。这里就挑卢山自鸣得意的一个好吗?只讲一个,讲好本回就可以收尾。
话说卢山的老同学忻江当年没做长白山c天台山石溜子留在上海,按照政策,打起背包走天下,一走走到了天山脚下。兴高采烈,指点江山。咱们新疆好地方,天山南北好风光久唱不衰。上海的石溜子开发建设了新疆的石河子新城。石河子大大提高了新疆的劳动生产力水平。忻江的劳动力再生产也颇有成效。育有三个孩子,后来老大c老三留疆,老二按照政策回到上海,回到爷爷奶奶的身边。助人为乐的卢山见老同学的老二是个乖巧听话的闺女,也很喜欢,第一步就答应老同学,帮了个大忙——安排好小忻的工作。
小忻是在上海纺织局属下的一家服装厂做缝纫工。当然,服装厂的厂长和卢山是协作关系单位的老朋友啦。经过自由恋爱,小忻找了一位厂里的高级裁缝做老公。谁知天有不测风云c人有旦夕祸福,刚刚怀孕的小忻,一声晴天霹雳,把她击倒——老公在单位年度体检中查出患有晚期肝癌!经卢山急如星火办妥转诊手续,交到肝癌专家一院之长宣玉壶手中时,也是回天无力。宣玉壶院长告诉小忻,你老公是有肝癌家族史的,你要想明白,我们建议你把这个遗腹子趁早做流产做掉。小忻孤立无援,听取父母和已经认为干爹的卢山的意见后,忍痛割爱,做了人流。身为干爹的卢山于是继续助人为乐,第二次又帮了忻家一个大忙,为小忻找了一个好婆家。梅花凡人呐,生在人世间,干得好有时真不如嫁得好啊。小忻和现在的老公甜甜蜜蜜c恩恩爱爱c卿卿我我,令人羡慕。卢山呢,只要小忻一声——阿爸(沪语,父亲),他的骨头都会酥酥软软的了。都说一儿一女一枝花,卢山的助人为乐为他带来了多少人生的快乐?怪不得卢山常常乐呵呵的即兴填词,唱起现代京剧《红灯记》李玉和的唱段——富人的孩子早开花,穷人的孩子常回家对,就是唱给逢年过节常回家看看的小忻一家子的欢迎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