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1节第一节我生命的转折点(1)

    本章阅读提示:只要善于捕捉c勇敢抓住c充分利用若干稍纵即逝的人生机遇,为人生希望付出努力和奋斗,就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大学是人类崇尚进步c弘扬真理的精神阵地,是求知问学c塑造灵魂的学术殿堂。打开壮阔漫长的生活画卷,总能看到理性与诗情c幸福与痛苦c沉默与豪放c激越与悲壮的图案点缀其间。

    第一节1977:我生命的转折点(1)哲人们曾说过,机遇决定人生c机遇成就人生。仔细揣摩,其意昭然若揭。事实上,在漫漫人生旅途中,每个人都能遇到多次改写生命运行轨迹的机遇。只要善于捕捉c勇敢抓住c充分利用这些稍纵即逝的人生机遇,为人生目标付出艰辛和代价,为人生希望付出努力和奋斗,就能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1977年7月,党的十届三中全会根据党内外的意见,代表全国人民的愿望作出决定,再度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工作。此后,/邓/小/平同志在抓紧治理经济工作的同时,亲自过问并大刀阔斧地对科技教育c意识形态等领域进行整顿。其中,令全国人民倍感振奋和鼓舞的是,中断长达11年之久的高考制度得以恢复。实施这项事关国家和民族复兴c涉及整整两代人命运的重大举措,具有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意义,犹如平地响起惊雷,响彻云霄c震撼人心。

    当年,恢复高考制度,意味着国家再度赢得新生后,迅速从重重噩梦中醒来,接续被人为断裂的现代化建设链条;意味着中华民族在对知识的渴求中,为志向远大的中青年们提供公平竞争机会,得到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意味着中青年人在改变自己前途和命运中,国家选择人才的标尺,再次和高考试卷紧密联系;意味着中国一段悲壮历史的结束个崭新时代的开始,进而成为整个国家和那个时代的拐点,成为全国有志中青年人生命的转折点。

    这场“/文/化/大/革/命”烈火燃起后,正是全国应届高中毕业生们,挥汗如雨c厉兵秣马,准备站出来接受祖国挑选c踌躇满志地迎接举国瞩目的高考c欲在人生的奋力搏击的时候。正当此时,中国高考制度意外地遭受毁灭性冲击。千百万热血青年学生的前途扑朔迷离c人生走向踟蹰迷惘,宝贵的青春年华被无情耽误。

    1966年4月6—14日,全国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座谈会明确提出:取消高等学校入学考试,采取推荐与选拔相结合的办法招收大学新生。同年6月18日,《人民日报》又慎重其事地发表题为《彻底搞好/文/化/大/革/命,彻底改革教育制度》的社论,用激烈尖锐的言辞猛烈抨击当时的高考制度,提出要彻底把高考制度扔到历史垃圾堆。当时,在极其荒谬的“砸烂旧的教育制度,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响亮口号下,新中国已经实行17年通过高考选拔优秀人才,进入大学深造的高校招生制度即刻被废止。

    1968年9月12日,同志向全国中学毕业生发出指示:“从旧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多数或绝大多数是能够与工农兵结合的,有些并有所发明创造,不过要在正确路线领导下,由工农兵给他们以再教育,彻底改变旧思想,这样的知识分子,工农兵是欢迎的。”这条指示发出后,全国上下一片沸腾,正值豆蔻年华的年轻人,怀着对理想的追求和对未来的憧憬,心中洋溢着动荡的激情,满腔青春热血倾泻而出,他们随即纷纷提出:“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掀起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新。

    同志号召广大青年学生到农村去安家落户的想法和做法由来已久。追溯到1955年12月,同志在其撰写的《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一书中的文章里,就阐述“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是同志首次向全国特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