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厅稍后。”

    于是姜凡便随着杨为义进到正厅,可脑子里还在想刚才的那番情景。

    莫非小孩的母亲不是包拯的老婆?那他母亲在哪?小孩又为何会称呼包拯为爹爹?看年轻妇人和小孩的亲昵模样,倒像是他俩才是母子一般,却又为何称呼她为长嫂?

    这一系列的疑问真是奇了怪了,姜凡开动了各种脑洞,还是没有想明白究竟是怎么回事。

    小半个时辰后,包拯缓步走进正厅,随意地瞄了一眼坐着的两人,然后坐了下来。

    “为义,这位小兄弟是?”

    “包大人,这位是我的一个朋友。”

    “时值重阳,你们不出城登高秋游,怎的想到来我这儿?”

    杨为义从位置上站起来,欠身行礼道:“包大人,可有听过最近开封府发生的一件案子?”

    “你说的是魏宇吉被邻居状告这事儿吧。”包拯似乎不以为然,“这案子不是马上结了么,怎么,有何问题?”

    杨为义登时单膝跪地,凄怆道:“柳潇潇冤死魏宇吉之手,王为斌状告本属义举,反遭牢狱之灾,老母更是惨死狱中!恳请包大人为其伸冤!”

    包拯生平最恨官欺良民,何况此话出自往日旧属之口,当即便按耐不住胸中的怒火,直眉楞眼地道:“岂有此理!”

    “你是不是查到了什么?”包拯问到。杨为义以前跟着包拯干了几年,他查案的能力包拯是不怀疑的。

    “其实查到的不多,只是”杨为义略显为难地道。

    包拯起身向前,扶起了杨为义:“但说无妨。”

    之后杨为义一五一十地道出了查到的疑点,同时也把姜凡的想法告诉了包拯。

    包拯皱着眉头,细细思量片刻后道:“查案就是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目前看来,这案子有冤情不假。”

    “至于牵扯到澶青水患一事,这想法恐怕是这位小兄弟告诉你的吧?”包拯朝杨为义问到。

    “的确如此。”

    包拯随即侧身打量了几眼姜凡,似乎没看出到底是何方神圣,竟敢把这么大一个案子径直扣在当朝二品的三司将军身上。

    “小兄弟是?”

    “草民乃是城东周大官人府中家丁。”姜凡起身,向着包拯欠身行礼,语气之中却没有任何一丝菲薄地韵味。

    毕竟眼前的包黑炭曾经也是自己的手下败将,姜凡嘴角不经意地微微一扬。

    包拯听到家丁二字,漆黑的脸上一双眼睛鼓得贼大,如果说王为斌一介草民状告当朝二品是吃了虎胆,那面前的小小家奴敢把澶青水患这事扣在魏宇吉身上,那简直就是胆大包天了。

    包拯拧着眉头仔细打量起姜凡来,估计是在惊讶一介家奴竟能穿得起这身名贵的行头,随即眼前一亮:“我似乎在哪见过你。”

    “草民在金明池会有幸见过大人两眼。”姜凡不紧不慢地道,嘴角勾起了一丝笑意。

    “哦”

    三人同行,朝开封府衙走去,姜凡对包拯还是佩服的,后世评价他为官清廉c两袖清风,这一点姜凡并未亲眼所见,不过从刚才的交谈来看,至少他确实不摆一丁点官架子。

    虽说今日重阳放假,不过像开封府衙这种地方肯定是有人值班的。

    在东京城你可以不认识包拯,但是一旦看到了一脸黑得跟炭一般的,额上还有个月牙的人,毫无疑问这人乃当朝一品枢密院副使包龙图是也。

    值班的几个衙役懒散得不成样子,手上抱着根水火棍,就地倚着墙打起了瞌睡。

    “起来!”杨为义喝道,这些人前些天还是自己的下属,曾经杨为义还任捕头的时候,哪能容忍他们几个这般德行。

    几个家伙被这么一吵,登时打了几个摆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