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待初冬换做暮春,虽说中间并无太多时日,却让许多人回想起来仍旧有些后怕。先是南方灾荒,虽说有朝廷派下赈灾的粮食,却在层层盘剥后所剩无几,饿死了不少百姓;继而又因此引发了波及整个朝廷大小官员的贪污弊案和大面积的民乱。

    扬州城附近几座县城都被饥民所占,那城里的官员有的逃脱了,然而更多的是被愤怒的饥民抓住,连着家眷一起被殉了城。扬州虽还算平安,却只是因为还有不少守城官兵,再加上城内繁华,壮劳力也多,饥民见这里墙高人多,倒不敢造次,暂且还算是安稳的,只是层层围困起来,扬州几乎成了一座孤城。好在这里本是极富裕的地方,虽被围困,却因官仓内尚有些余粮,再加之城内亦有不少乡绅,富商,在城中都有些存粮,由知府出面,或征或买,好好歹歹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

    知府本是有些私心的,当日里虽也开了仓赈灾,却因着不可说的缘故截了一些下来,却不想竟用在了这里。

    好不容易过了残冬,平乱的大军也姗姗来迟,那些饥民本也只是些食不果腹的可怜人,大多并非穷凶极恶之辈,又没有正经的兵器,所拿不过是些锄头木棍之类,那里敌的过正经军队,便有些不战而逃的。又因那平乱的大军中为首的言称圣上谕旨,乱民之中除首恶外,其余人等若降于朝廷,便可仍旧回归故里,并不再追究,亦有赈灾的粮食可领。至于那春耕所需的谷种等物,更是由官府所供给。

    这些饥民也不过是图一口饱饭吃的,见如今保住了性命,又无后顾之忧,倒也没怎么顽抗,便纷纷降了。

    这样一来,无论是平民百姓还是大小官吏都不由舒了口气,却没想到这账儿还没算完。紧接着,那皇宫里的御座之上便换了人来做,老皇帝下了诏书退位,从此做了太上皇。

    因这民乱是由灾荒而起,虽是天灾却也少不得的助力,或许是因为新帝方登基,也不愿有什么大变动,便只将那几个州县的地方官以赈灾不利的罪名夺去了官职,少数几个因查出了贪腐的罪责,便连带家眷一齐被押送到京里侯审去了。

    其中扬州虽未出什么乱子,然而到底那刘知府却还是被波及到了,只是因他年老,称其昏庸,便也只将他免去了官职便罢了。

    这些都是黛玉在深宅大院中凭着父母的一言半语,或是听丫鬟向二门外的婆子打听来的消息拼凑起来知道的事情,简单而没有任何根据。作为一个安分的大家闺秀,黛玉能知道的东西实在太少了,她倒不担心自家的前景。她信得过父亲的德行,并非是那种贪婪无道的人,再者父亲虽在地方任职,却并非地方的父母官,也管不到赈灾的事儿上,更无权去管官仓里的粮食。无论如何,这火是烧不到父亲头上的。

    只是,黛玉心中不知为何,却还是觉得有些不安。

    扬州城里因为一场乱事,或多或少显得萧条,林夫人见儿女困在家里整整一个冬天,便是新年也是在忧虑和惶恐中度过的。儿子倒还罢了,浑不知事的年纪,女儿却是有些沉静的过了分。不过这也难怪,这段日子,传来了不少噩耗,平时和黛玉交好的姑娘,死的死走的走,还有的不知所踪,便是和黛玉平素交好的刘家几位姑娘,也因祖父被免官过不了几天便也得离开扬州。再加上那会子黛玉又颇受了些惊吓,故而这会子有些郁意也是应当的。

    林夫人想想便索性和丈夫提了,自己带着儿女去附近的寺庙上香拜佛,也有带着孩子压惊散心的意思。林如海此时本就再为官场上的事儿放心不下,也没有心思去管妻子儿女,见林夫人有这兴致便也应了,只是叮嘱夫人莫忘带上足够的家仆,毕竟这世道并不算太平。

    林夫人带儿女出门,原是极寻常的事情,林夫人自坐一架四人大轿,黛玉携了自家弟弟并两个伺候的大丫鬟做了一架车。后头又跟着体面的婆子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