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回答都是要到美国给母亲安更好的假肢。
在跟美国驻华使馆的官员jiāo谈时,我很快认识到,他们给这些学生发放签证时的感觉实际是很复杂的。一方面,他们很高兴看到有这么多中国人希望到美国学习和工作,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警醒自己的孩子:你们认识到将要面临的挑战了吗?
你们知道竞争场所已被夷为平地且门户大开了吗?正如一位美国驻华使馆的官员所说得那样:“中国正在发生的事情也是过去几十年亚洲其他地方一直在发生的事情科技的繁荣和当地人民旺盛的精力。过去我在其他地方见过这种情形,现在中国也在发生这些变化。”
2004年春天,我去了耶鲁大学,当我在埃利。耶鲁的雕像附近散步时,两个讲汉语的旅行团从旁边走过,旅行团中各个年龄阶段的游客都有。中国人已经开始组团环游世界了,随着中国社会的进一步开放,中国游客很可能将改变整个世界的旅游产业。
但是,中国人参观耶鲁并不仅仅是为了表示艳羡。我们可以看一看耶鲁大学的数据:1985年秋季毕业班只有71名研究生和本科生是中国人,1 名是苏联人;2003年秋季毕业班就已经有297 名中国毕业生和23名俄罗斯毕业生了;耶鲁大学留学生的总数从1985年秋季毕业班的836 名增加到2003年秋季的1775名;中国高中毕业生申请到耶鲁读本科的人数也从2001年毕业班的40人增加到2003年毕业班的276 人,俄罗斯则是从18人增加到30人。
1999年,来自中国成都的女孩刘亦婷获得了哈佛大学的全额奖学金。她的父母将培养女儿进哈佛读书的过程写成了一本书《哈佛女孩刘亦婷》,书中提供了“已被科学地加以验证的方法”。这本书在中国十分畅销,2003年已销售300 万册。此后,中国书市又出现了类似的书籍,告诉你如何让孩子进入哥lún比亚、牛津或剑桥读书。
虽然很多中国人独渴望能到哈佛或耶鲁读书,但他们也在努力建设国内大学。
2004年,我应邀出席圣路易斯州华盛顿大学的150 周年校庆并发表演讲,这所学校一直以理工科见长。仪式开始前,我和该校理事马克。赖顿一起聊天。他提到,2001年春天他曾(与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学术界精英一起)接受邀请到中国最好的大学之一清华大学参加其90周年校庆。他说,这个邀请一开始让他摸不着头脑:为什么会有大学庆祝90周年校庆而不是百年校庆呢?
赖顿自己想,“也许这是中国的传统?”然而当他到清华大学时,他就知道答案了。他们邀请了全世界大约1 万多名学术精英参加仪式,目的就是要宣布“清华大学要在百年校庆的时候进入全球顶尖大学之列”。赖顿后来在电子邮件中给我解释,“这一庆祝活动还邀请了中国国家领导人和北京市市长,每个人都相信,政府对清华大学进行的投资将是富有成效的。清华大学已经是中国最好的理工院校,他们设立这个10年目标的动机是很明显的推动中国的科技创新”。
就在中国取得成功的时候,微软主席比尔。盖茨对我说,(ovarian “出生决定命运”
lottery )的规则已经发生改变,正如地理位置和个人才能的关系也发生了改变一样。
他说,30年前,如果你可以选择做孟买或上海郊外的天才或是做纽约州波基普西市(Poughkeepsie)的普通人,你可能会选择波基普西市,因为在这里你可以有更多机会过体面的生活,即使你才能平平。盖茨说,随着世界的变平,很多人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享受公平的机会,个人才能的重要xìng开始超过地理位置。
他说:“现在,我宁愿做出生在中国的天才,也不愿做出生在波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