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安装是在1977年,此后光纤慢慢取代铜线被用作电话线,因为光纤传送数据和声音的速度更快。光纤电缆是由像头发丝一样细的光导纤维制成的,他们被用来远距离传送数字化的信息包。因为这些光纤比铜线细得多,在电缆直径一定的情况下,光纤的数量要多于铜线,这意味着同样是一根电缆,在使用光纤时,可以在低成本条件下传送更多的数据或更多的声音。不过,光纤最大的优点在于它远距离传送信号的带宽。铜线虽然也可以传送很高的频率,但由于抛物线效应的作用,信号在几英尺外就开始减弱。而相比之下,光纤不仅可以传送很高频率的光学脉冲,而且在其英里内都不会出现明显的信号衰减现象。
一家光纤电缆制造商ARC 电子公司曾在网站上解释说,光纤电缆的运作方式就是将数据或声音先转换成光学脉冲,然后通过光纤线进行传送,这和通过铜线传送电子脉冲自然有很大不同。这种光纤系统的一段是发shè器,它能首先接收从你家电话或办公室电脑的铜线中传出的电子脉冲信息(文字或数据),然后将这些电子脉冲处理或转换成光学脉冲。发光二极管(LED )或半导体激光(ILD )
可以被用来生成光学脉冲,然后通过光纤电缆传送。电缆的作用就相当于光的导向装置,将光学脉冲从电缆的一端传到另一端,然后接收器再将脉冲转换成原来的电子数字形式,既可以在你的电脑屏幕上还原成电子邮件的形式,也可以转化为手机中的声音。光纤电缆在确保通信安全方面也很不错,因为它们很难被窃听。
网络经济的繁荣和美国《电信法(1996)》(Telecommunications Act of 1996)共同导致光纤投资泡沫的产生。这一法案让原来分管本地业务和长途业务的公司可以渗透到对方领域,并且让各种新型的本地jiāo换运营商在提供电话服务和基础设施方面可以同小贝尔公司及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展开竞争。这些以网络为基础的新型电话公司如雨后春笋般的兴起,他们提供各种业务,并且每家公司都希望拥有自己的基础设施。这也是理所当然的:因特网的繁荣让每个人都认为,对带宽的需求每3 个月就会翻番,并且这一过程永远不会停止。在因特网刚兴起的2 年内,这一想法是正确的,但后来大数法则开始起作用,这种翻番的速度也开始放慢。不幸的是,通信企业并没有注意到需求和现实之间日益加大的不平衡。
市场处于网络投资的狂热之中,企业只是一味地扩大产能。股市的繁荣意味着投资资金是免费的。在5~6 年的时间内,这些通信公司一共投资了大约1 万亿美元用于铺设各种光缆,而且没有人对未来的需求发生过怀疑。
在当时,很少有公司会比环球电信(Global Crossing )更疯狂,这是一家替新兴电信运营商在全球铺设光纤电缆的企业,1997年由盖瑞。温尼克创建,第二年上市。
只在该公司担任过1 年首席执行官的罗伯特。安南兹亚达曾经签署过一个很糟糕的合同企业图书馆(Corporate Library )的奈尔。米诺认为这是美国最糟糕的合同。这份合同居然规定安南兹亚大的母亲每月都能做头等舱去看望他一次,而且他还可以以每股低于市场10美元的价格获得该公司200 万股股票作为签约奖金。
现在是华平(Warburg Pincus)公司高级管理者的亨利。夏克特在网络经济繁荣时期曾在朗讯公司谋职,他这样描述当时的情形:“1996年的《电信法》意义重大,它允许本地jiāo换运营商相互展开竞争,以及和小贝尔等传统的本地电话公司竞争。这些企业找到环球电信这样专门铺设电缆的企业,这样就可以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及MCI 在长途业务、特别是国际业务上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