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得令人发指的旋律响起,人们反而被吸引住了。
十八世纪的欧洲刚刚经历了启蒙运动,卢梭c孟德斯鸠他们的思想光芒连女士们的服装领域都照亮了,何况是音乐呢。比较“人性化”的音乐风格也正在兴起,莫扎特正在光芒四射的照亮音乐之路,用现代话来说,就是更通俗,更容易听懂,更煽情,而这一屋子上层社会人士都是有基本音乐素养的,他们听得出来,这曲子虽然简单,却很清新动人。
就像在纵酒狂欢灯红酒绿中突然听到辽阔的苏格兰高原上传来孩子稚气的哼唱,就像在闷热烦躁拥挤的地方拂面吹来一阵混合着青草香味和海水咸味的清风,天真轻灵与深沉悠远奇异的结合在一起,如甜润清凉的泉水一直流淌到人心上。
原来又是这首曲子,想起那一天她在钢琴上练习时神游万里的样子,霍华德先生轻轻扬起嘴角,当记忆中的那个影子和现实中的这个身影重合在一起时,霍华德先生突然做了一件连自己都不敢相信的事情——人们看到他缓缓向钢琴走去。
虽然别人看海伦娜专注投入,站立如挺拔的树木,只有裙角发梢像微风中的树叶随着身体的自然晃动而微微拂动,但海伦娜自己其实正在努力抵抗身体的软弱感,她低敛双眼,强制自己集中注意力,完成这个任务——虽说晕倒这种玛丽苏剧情在这时代的淑女们身上每年都要发生那么一两次,但绝不会发生在老娘身上!拼了!
正在暗暗咬牙切齿的时候,第一段结束,悦耳的钢琴声响起,有完美的钢琴演奏加入进来,而且衔接得那么自然流畅,听众们发现音乐层次立刻丰富起来,原来看似简单的旋律后面藏有无限潜力,就算扩充为一整支交响乐也不至匮乏,这首曲子突然活了!
熟悉亲切的钢琴声响起那一瞬间,海伦娜几乎懵了。她不敢抬头,只有身体在机械的重复着熟悉的演奏,她希望一抬头,看见自己又在眩晕中穿回了现代,身边笑眯眯百听不厌的是自己的家人,坐在钢琴前,以最优雅的姿态与自己合奏的,是哥哥范大予,但如果不是,她会承受不了这打击
不对!如果不是穿回了现代,还有谁会弹这首不属于本时代的曲子?还有谁能够跟自己合奏?海伦娜蓦然抬眼,眼前却一片模糊,她劲眨了眨眼,在一片光晕的笼罩中,坐在钢琴前,以优雅而沉默的姿态弹奏着《天空之城》的,居然是菲茨威廉·霍华德先生!
一切突然变得那么不真实那样宽厚敦实的大手,居然能弹一手这样美妙的钢琴——【喂这是重点吗?拜托专心点!】
那么他也是穿越过来的?不可能,这么长时间的相处,如果是,海伦娜早就发现端倪了,而且他也肯定一早就发现海伦娜的真实身份了。
那只剩下一种解释,他听到了自己唯一的那次练习,并且记住了,然后在这种关键的场合,高尚的站出来帮自己撑场面。
伊莎贝拉对哥哥的夸奖真是太含蓄了,这得需要多高的音乐素养啊!那天自己只练习了最多有十几二十遍吧,他就记住了,而且这种音乐上的“记住”,并不是指某种“背诵”,而必须是一种“领悟”。
梦幻般的合奏出现在这样的时间c这样的地点c这样的场合,本身就像一场脱离现实的梦境,她愣愣的看着霍华德先生,当合奏的部分结束后,他居然也自然的暂停下来,抬头看向海伦娜,以目光等待下一段合奏开始的节点。
我再也不敢腹诽霍华德先生严肃刻板冷漠无趣了,他只是把深沉的情感藏在那高贵的心底,不肯轻易示人,虽然他藏得实在太好,但从音乐里,却可以清晰的听见。
我再也不敢诅咒穿越大神了,原来你是亲妈!我想着跟我合奏的哥哥,就来了一个哥哥,又来了一个可以跟我合奏的人!加在一起,我的愿望居然算得上变相的实现了!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