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天才蒙蒙亮,赵钢跟二老招呼一声,便骑着他的摩托车去李老板的鱼苗场。李老板的鱼苗场在南阳县城一个叫十里坡的水库旁边,是这附近一带最大的鱼苗场,附近很多人都是去他那买的鱼苗。

    赵钢离开村子不久,负责监视他的刘二小弟就跑去告诉刘二了。刘二一拍大腿,道:“等的就是这个时候,去水塘!”

    刘二带着两个小弟直奔赵钢的水塘,同时另外叫一名小弟去山坡上望风,如果见到赵钢突然折回来,赶紧放信号。

    “二哥,我们来这里做什么?摸鱼么?”小弟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二哥到底想干啥。

    “摸鱼?摸你娘的乃子还差不多。你们两个,赶紧下水,把水塘的水给放了。”刘二催促道。

    “放水?”两名小弟这才恍然大悟,竖起大拇指,佩服的说:“二哥,不愧是我们大哥啊,这都想得出来,把他水池里的水都放干净了,他拿什么来养鱼?”

    刘二得意洋洋的说:“这才是开始呢。赶紧下去吧。”

    两名小弟急忙脱掉衣服,噗通跳入水中,去摸水塘的排水口。但凡水池,在当初起建的时候都会埋一个排水的口子,用做排水,并且在水塘上做了明显标记。

    刘二翘着二郎腿躺在岸边的树荫里头,哼着小曲,心道:“跟老子斗,你还嫩了点。”

    很快水池的暗格被打开了,在水池中间出现一个大大水涡,池水开始花花的往外流,刘二看得特别痛快。

    “走,回去困觉!”刘二招呼一声,带着小弟,晃头晃脑的走回村子里。

    一路上赵钢的摩托车开得飞快,他干事就是火急火燎的,耽搁一秒钟他都觉得不自在,一路上琢磨着该买哪种鱼苗。

    赵钢找到了鱼苗场的李老板。李老板叫李树仁,四十来岁,是个很健朗的中年人,为人也好说话,对人态度好,从来没听说过他以貌取人的,见谁都是非常客气。

    “李老板,你看我这十亩的水塘大概要放多少鱼苗比较合适呢?”赵钢没有经验,但是他可以学,多问别人,李树仁经营了十几年的渔场,经验肯定丰富。

    李树仁对赵钢比较看好,见他踏实,肯做事,比一般的年轻人要强多了,有意指点他一下,说:“这个养多少鱼不是关键,关键是养什么样的鱼?什么样的鱼好卖。”

    赵钢一拍脑门,恍然大悟道:“多亏了李老板提醒啊。”顿时对李树仁的好感又多了几分。觉得这人可靠,不像那些奸商,全掉进钱袋子里去了。

    看行情养鱼的道理赵钢还是知道的,就好比种水果一样,收成好未必就有好收成,前年林家果园大丰收,但最后果子卖不去,全都烂在地里头。

    “别李老板长李老板短的了,你要是不嫌弃以后就叫我一声李叔吧。”李树仁呵呵道。

    “李叔好。”赵钢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不答呢?这真是出门逢贵人啊。再说赵钢不是那种扭扭捏捏的人。

    李树仁把周围的县城的行情大概说一下,让赵钢做个参考,最终决定还要看他自己。“

    “养鱼啊要跟着市场走,市场需要养什么样鱼,我们就得养什么样的鱼。”李树仁道。

    “谢谢。李叔。”赵钢感激道。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过十年书。赵钢碰到贵人了。

    赵钢没有立刻就订购鱼苗,他听了李树仁的建议,先到县城到菜市场去看看,作一个调查,看看是否跟他说的一样,再作决定。

    于是赵钢又去了宁明县的最大菜市场和南阳县的菜市场,基本上跟李叔说的一样,心中也有了底了。

    “李叔啊,我决定了,先养罗非鱼和草鱼。”赵钢作出决定后立刻打电话告诉李树仁。

    “没问题。”

    赵钢预定一万尾的罗非鱼鱼苗和两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