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赵毅堂走后,石河镇政府依然是原来的样子,似乎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通过这件事,对沈桐的触动很大。这些天他脑子始终盘桓着赵毅堂临走时留下了几句话,要进步,要成长,就要学会逆势生存,不管他们如何勾心斗角,目前的形势就是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干好,绝不参与党派斗争。可话说,赵毅堂走后,马国涛暂时支持石河镇党委政府工作,他想斗和谁去斗呢。

    马国涛这些天来心情大好,赵毅堂一走,石河镇基本上就是他一个人说了算,如果不出意外,镇党委书记的位子就是我的了。想到这,马国涛就有些激动,10年奋斗在石河镇,终于熬出头了。

    马国涛看着沈桐每天本本分分地按时上下班,心里也不想把他怎么样,毕竟是个新人,自己完全可以把他拉过来为自己所用,如果真的不老实,敲打敲打也是必要的。不过,马国涛介于省纪检委的许夏这层关系,暂时没有动沈桐的心思。

    这些天镇政府的层领导也人心惶惶,格局一变,原来属于马派的当然是弹冠相庆,而属于赵派的时刻担心遭到马国涛的打压,刘思明就是其的一个。

    刘思明的心情可谓是低落低谷,接连不断的打击让有些喘不气来。除了参加参加会议,成天把自己关到屋子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真正成了落地的凤凰

    周德田好像比以往勤快了许多,大事小事都往马国涛办公室跑,似乎要证明自己的立场,怪不得镇里的人说他就像他头上几根为数不多的头发,说往哪倒就往哪倒。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马国涛虽然是主持工作,但一些投其所好的人悄悄地变化了称呼,都纷纷改口叫马书记。马国涛虽然嘴上说不要,但心里乐得像开了花似的。他这些天来仔细琢磨着如何烧起第一把火,心腹闫东旭的一个点子让他心潮澎湃,那就是为石河镇招商引资。

    招商引资,县委县政府报告里年年提,可年年都一个样,口号喊得响亮,但真正落实的地方没有几个。为此,县里还专门成立了招商局,组建了一支专业队伍外出寻找大公司c大企业洽谈,但成效很显然,至今一家企业都没有到东泉来落户。

    东泉最大的弱势就是交通不发达,如果交通便利的话,拥有怎么好的矿产资源,不论怎么说都能拉来几个化工企业,马国涛有些退却,县里都干不好的事情,自己能干好吗?

    但闫东旭却在背后撺掇着,镇里现在也没有什么事情,如果把全部干部分组放出去,撒式地到处拉企业,不见得拉不回来一个。况且,这项工作无论是县委书记吴江凯,还是县长丁庆祥是肯定支持的,不管拉不拉得来,两边都讨好,何乐而不为呢。如果真拉回来了,那党委书记的位子还不是稳坐?说不定直接就把你掉到县局当一把手,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被闫东旭这么一说,马国涛有些坐不住了。他经过慎重考虑,前后分析后,决定采用闫东旭的意见,立马召开党委会,具体研究下此事。他有些迫不及待地拨通了办公室电话。

    办公室里,只有沈桐一个人,周德田去县里开会去了,袁彩云今天也神奇地没有来。沈桐此刻正在翻看着镇里的党建资料,突然一阵铃声响动,差点把手里的件盒掉落在地。

    沈桐赶紧走到电话跟前,一看是马国涛的电话,立马接起来,讲道:“马镇长,我是沈桐。”

    马国涛一听是沈桐,便问道:“周主任去哪了,让他接电话。”

    沈桐连忙说道:“周主任去县里开会去了。”

    马国涛“哦”了一声便挂了电话。他突然记起来早上安排周德田参加县里的会议。今天县里召开教育工作会,但分管科教卫的段彦请的产假还未上班,他又不想自己去参加这种部门会,显得掉自己的身份,便让周德田代替去参加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