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前的琴案空无一物,楚歌顺势坐下,郑珣则站在她的身侧,二烟只得靠边站。

    “他们说这孩子擅音律,公主若是想听什么,就让他弹奏给你听,最近天气变凉了,可别把手冻坏了。”

    楚歌一听这孩子原来是乐器高手,兴致降低了很多,她喜欢的是流行音乐,不是什么《高山流水》之类的古曲,看来,公主府又要多养一个闲人了。

    这时,房间进来了两个人,一个是丫鬟,一个就是郑珣带回来的那个孩子。

    楚歌一看到那个男孩的时候,整个人都乐了,这一看就是小胖子嘛。

    包子脸,招风耳,虎头虎脑,肉肉的,要是在他头上戴一对耳朵,绝对萌萌哒。

    这孩子真的是乐器高手吗?

    楚歌一想到他弹琴时笨拙的样子,不小心笑出了声。

    于是,大家都把视线投向了她,楚歌赶紧问:“你的名字?”

    大约是有人对他交待过什么,男孩双手相叠,以手背贴着额头,然后朝楚歌跪下,伏身答道:“草民没有名字,请公主赐名。”即便有名字,那也属于过去了,当然是主子喜欢叫什么便是什么,哪有主子迁就他们的理儿。

    楚歌想了想,一时半会儿想不出来,她实在取名无能,便扭头向郑珣求助。

    郑珣没想到楚歌会求助于自己,这种小事,她以前从来不喜欢假手于他人的。

    许是室内不通风的缘故,楚歌的面庞有些泛红,眉目如画,娇态非常,郑珣弯腰轻声在她耳畔说了一个名字。

    这番动作落在别人眼中是说不出的亲昵,楚歌自己浑然不觉,她乐得省了一件麻烦事,然后对还跪着的男孩道:“以后就叫你子归吧。”

    子归以额贴地,再三叩拜楚歌。

    楚歌赶紧让人给子归赐坐,还好她穿在了公主的身上,否则给人跪来跪去的,那得多心塞。

    郑珣问:“听闻你擅音律,不知可听过公主做的曲?”

    子归年纪虽小,但答起话来从容淡定:“公主盛名,子归望尘莫及,但公主早年所做的五支曲子,子归皆听过。”

    “哦,那你说说分别是哪五支?”

    “《歌尽梨花辞》c《南风》c《月下思美人》c《浅吟》以及《帝都赋》。”子归一口气说完,剩下楚歌斯巴达,要是让她来回答这个问题,她肯定说不出来。

    郑珣满意的点头,楚歌赶紧表态:“那你就弹一曲《歌尽梨花辞》看看。”

    满屋寂静。

    子归那微胖的身躯又跪了下来,他终于露出了紧张的神色:“子归不敢。”

    楚歌不解,这首不是博姬公主的成名曲吗?难道有规定不能弹?

    这时云烟终于派上了用场,“公主,此曲乃是用独弦琴弹奏的,当年陛下曾下禁令,除了您可以使用独弦琴以外,他人是不能奏独弦琴的。您莫不是忘了?”

    楚歌赶紧下台阶:“给你这么一提醒,我也想起来了,那就随便换一曲吧。”

    大家都松了一口气,楚歌给她的便宜父皇贴上了□□者的标签,看来以后不能乱说话,还是想清楚再说吧。

    有丫鬟小心翼翼的捧了一架瑶琴过来,并把琴案移到了子归面前,另一名丫鬟将琴案上的青花乳足香炉里的香末点燃,又有一名丫鬟端来铜盆和棉巾给子归净手。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楚歌看得眼花缭乱,原来弹一首曲子还那么讲究。

    待子归蓄势待发,拨弄了第一个音,然后以迅雷之势奏了一段节奏感很强的曲子,那翻飞的五指,那敏捷的身手,简直就判若两人。

    楚歌无力吐槽了。这是博姬公主做的曲?完全看不出来,原来公主喜欢重口味的。

    此曲从头至尾都是高昂嘹亮的画风,颇有点《黄河大合唱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